近日,护理界的标杆——中华护理学会“杰出护理工作者”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6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杰出护理工作者中,江长缨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她是南码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总护士长,也是此次唯一一位入选的社区护士。
16年来,江长缨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勤勤恳恳工作,切实提升了社区护理水平。她用实力证明,普通的社区护士也能够实现不平凡的人生价值。
让护理水平高起来
2002年,江长缨因为工作变动来到当时还叫“六里卫生院”的南码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上海之前,江长缨在江西省的市级、省级大医院工作了19年,是医院里为数不多的“五星级”护士。
江长缨将自己在省市级医院工作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专业素养带到了社区医院。她以护理质量为抓手和主线,运用敏感指标、鱼骨图等工具,寻找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持续提高护士们的护理技能,使社区医院护理质量迅速提升并稳居新区前列。
当时,有少数社区护士不求上进,“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江长缨告诉她们,每一个岗位都有价值。她帮助护士评估自身能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利用一切资源培养“一专多能”护士,改变她们在社区“混日子”的想法,让大家看到职业的希望和前景。
如今,南码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5名护士中,副主任护师有4名,本科学历的护士达到70%以上,一半以上护士取得上海市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合格证书,4名护士入选人才培养计划。医院护士中,有老年照护评估员、公共营养师、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舒缓疗护专科护士、糖尿病管理护士、PICC维护、伤口护理、康复护理等专科护士,人数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首屈一指。
在江长缨和医院的努力下,南码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浦东率先开设了伤口护理门诊、糖尿病护理门诊和PICC维护门诊。护士坐诊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便利与实惠。
人文关怀温暖人心
16年来,江长缨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社区护理的核心是什么?如今她找到了答案——社区护理最重要的就是为社区的居民服务。
“老人有时候特别执拗,也特别孤独。”江长缨认为,人的身体健康和情绪、心理等因素息息相关。她特别重视和社区居民、特别是老人的情感交流,慢慢用真情打开他们的心扉。为此,她还考取了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
南码头街道老龄化程度较高,江长缨坚持致力于社区老年护理。她创立的“爱陪伴”居家护理团队,运用护理程序探索居家护理服务模式。团队成员走进社区家庭,评估老人健康状况,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医送药,并提供伤口、导管护理。除此之外,这个团队还常常主动上门宣讲健康知识,为居民整理药箱,用“话聊”陪伴、温暖空巢老人心灵。
说起江长缨,秦阿姨连连称赞。4年前,秦阿姨的父母年纪都超过了90岁,需要她照顾了,她却连为他们翻身都不会,“头很大,心很苦。”秦阿姨说。江长缨及团队成员来到秦阿姨家,定期为两位老人做各种检查,提供健康咨询,还教秦阿姨护理老人的方法。发现秦阿姨经济困难,团队还募集了资金,专门为她家的卫生间安装了扶手,预防老人摔伤……
“爱陪伴”贴心服务惠及800余名老人,居民获得感得到提升,社会效益显现。同时,江长缨带领团队致力于新区科委课题——社区失智老人照护的研究,为80名失智老人及照顾者提供上门指导,亲自示范、手把手教会照顾者翻身、擦浴、轮椅使用、噎食急救、跌倒、走失防护等照护技能,提升了照顾者的照护能力,提高了失智家庭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