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浦东软件业载体加速破解空间限制

2018-5-24 9:56:00发布74次查看

2017年,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超过7600亿元,增长13%左右。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一直是浦东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之一,“十二五”期间,浦东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规模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然而,在经历了20多年发展之后,浦东软件业发展目前遭遇突出的空间限制问题。日前,针对这一难题,浦东新区政协副主席、科经委主任唐石青带队赴浦东软件园三林园调研。
  园区是软件业重要载体
  浦东新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数量超过4000家,其中超亿元企业200余家,区域发展优势及产业集聚效应显著。从2011年起,浦东软件产业增速年均超过10%,在新区各类高新技术产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浦东形成了“一城两带”的软件产业布局,即临港软件产业新城、北蔡-川沙软件产业带、三林-惠南软件产业带,10个国家级、市级信息服务业产业园区成为其中的核心,贡献了近8成的经营收入,聚集了近8成的企业。
  以上海浦东软件园为例,截至2017年底,园区入驻企业近800家,营业总收入接近700亿元,年纳税总额近50亿元。一大批新兴领域的科技企业在园区内成长起来,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文化、金融科技、信息安全等领域异军突起。据悉,浦软总计孵化企业400多家,撬动社会融资50多亿元,已成为上海活跃的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创业集聚区。
  浦东软件园在深耕现有园区服务的同时,也对园区的创新要素作了深刻解剖。未来,园区应以用户思维、无缝衔接、移动为先、有机互联、数据为王为建设目标,以连接分享为创新要素,采用先进的技术平台、开放的商业模式和低成本高效率的管控与支持体系,构建、完善由用户多元化、需求个性化驱动的多方互利共赢的信息和通信技术(ict)产业生态系统。
  以“三大平台,一个数据库”为核心的三林园是上海浦东软件园开发建设的第五大园区,也是浦东实践智慧新型社区的首次尝试。其建设通过以云计算为基础的技术平台、以资本为纽带的创新创业平台、以客户为核心的园区服务平台这三大平台的连接,实现覆盖全园区信息数据库的分享利用。
  加速破解空间限制
  在浦东软件业活跃的常态之下,隐藏的矛盾已经日益显现。浦东新区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领域主要实行以园区为核心带动的产业发展模式,但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园区基本处于饱和或接近饱和状态,产业空间和企业扩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空间的限制导致新增项目难以落地。
  一方面是软件企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是浦东能给予园区发展的土地越来越少。如何解决两者之间的突出矛盾?日前,唐石青带队前往三林镇,调研浦软三林园建设情况。
  据介绍,三林园一、二期项目东侧规划友源路、西侧规划周陈路、北侧规划耀翔路,目前处于建设审批阶段,近期科经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快审批,力争于2018年10月底竣工。
  唐石青表示,对于三林园后续项目需取得土地指标的问题,新区科经委将做好相关协调工作,确保三林园早日完成空间布局,早投入、早建设、早出成效,同时将通过市区联动,指导浦软在产业定位、精准招商上落到实处,为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目前,三林园一期工程已完工,道路建设正在推进,将有助于推动园区尽快投入使用。
  今年,浦东软件业将重点放在对接发展空间新需求,寻找新产业增长级。浦东科经委将继续推动以软件园区为载体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不断完善“一城两带”软件产业规划布局。一方面,提升现有园区能级,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水平;另一方面,继续推动诸如三林园等园区建设,形成若干小而美的特色产业集群。同时,排摸现有存量载体空间资源,鼓励大型企业走出园区。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