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力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和高质量新兴产业集群,做强产业展现嘉定的制造实力》)
近日,具有研发、设计、组装、测试、培训等全产业链功能,集聚100家芯片企业,拥有3亿元产业基金,一座由嘉定工业区集团公司、semi全球半导体协会、正科芯云(上海)微电子有限公司和中科院云计算中心共同建设的的芯片产业园,在嘉定工业区启动建设。这是嘉定不断把制造业推向高端的又一重要项目。
“无论是税收政策还是土地价格,嘉定工业区并不具备明显优势,但我们最看重的,是这里的产业环境。”正科芯云运营总监齐畅认为,嘉定具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特别是汽车产业已经形成较大的集群规模,未来这些制造业的技术改造,将为芯片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正如齐畅所言,嘉定是上海制造的主战场。在全力响应“上海制造”品牌建设中,嘉定也有新的目标——到202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7500亿元/年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规模达1200亿元/年,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形成一批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制(智)造名企名品名家及知名产业园区。区经委主任雷文龙介绍,围绕这一目标,嘉定还将推进7个专项行动。
在响应“上海制造”品牌打造汽车和电子信息2个世界级产业集群的目标中,嘉定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汽车产业集群”列于7个专项行动之首,主动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
如今,双手完全离开方向盘驾车,在嘉定已不再是件不可思议的事。今年3月,上海市率先在嘉定区划定了安全性高、风险等级低的5.6公里道路,作为第一阶段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这也意味着自动驾驶技术已经走出封闭园区,在开放道路进行“大路考”,此举开创了全国先例。
紧接着的4月,来自嘉定的整车企业沃尔沃亮相2018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时,也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展出的所有车型均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并宣布到2025年纯电动汽车将占公司总销量的50%,再次引领汽车行业电气化发展趋势。
上汽大众不甘示弱,今年一季度,途观插电式混合动力版在国内首次亮相,成为其征战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首款量产车型。此外,大众纯电动车模块化平台meb项目也将在安亭开建,新工厂将在大幅提升自动化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打造出智能化、集成化的电动汽车生产基地。
正是这样一次次的敢为人先,嘉定汽车产业的特强优势一路扩大。2017年,全区汽车产业实现产值4358亿元,已集聚各类整车和零部件企业300多家,专业人才3万多名,研发机构100多家,成为国内单体城市中汽车产业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随着全力加快新能源汽车重点项目落地和推广运用,并以整车项目带动核心零部件企业集聚,一条逐渐完整的新能源车核心产业链也在嘉定呼之欲出。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汽车产业基地竞争力排行榜上,嘉定以0.975的综合竞争力指数位居全国第一。
与此同时,嘉定还在努力布局创新链。卡耐新能源研发的三元锂电池,打破了lg等洋巨头的技术垄断,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今年曾亮相狗年春晚的禾赛科技,自主研发的pandar系列激光雷达,已装在了硅谷、底特律、匹兹堡及欧洲和中国各地的数十家顶尖自动驾驶公司的无人车上,被称为“无人车的眼睛”……从行业的“跟跑者”“并跑者”变为“领跑者”,嘉定正进一步加大培育扶持力度,鼓励更多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和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嘉定制造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嘉定的目标和动作远不止于此。上海首个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园在安亭·环同济创智城揭牌;位于外冈镇的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内,一条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装配线投产;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云飞工贸发展有限公司签约,将共同在江桥建设氢能产业园。
聚焦氢燃料电池发展趋势和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加强技术创新,嘉定正努力构建汽车产业研发高地,力争到2020年,实现汽车产业产值5500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400亿元;无人驾驶开放测试道路达100公里,形成10个以上商业标准。
响应“上海制造”品牌,除了产量、体量,还要看含金量。前不久,全球用户超过5亿的小i机器人,在上海举办2018全球合作伙伴大会,首次公布包括智能虚拟机器人、智能硬件机器人、智能知识库、智能语音等多种ai应用类型,覆盖通信、金融、政务、医疗等多个行业,吸引了nuance、京东云、中科软、神州数码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加。
从制造到制造和“智造”相结合,嘉定正着力发展高质量新兴产业群,推动高端制造业不断壮大。一季度,全区新兴产业领跑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20.3亿元,可比增长17.8%;四大新兴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26.2亿元,同比增长24.7%。其中,占四大产业总量近半的集成电路及物联网产业同比增长25.9%,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产业、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智能化产业以及智能制造及机器人产业的增速分别为38.9%、29.4%及13.4%。一系列数字表明,嘉定正坚定不移推动“四大新兴产业”爆发式增长。
此外,微技术工研院8英寸mems研发中试线、应物所首台国产质子治疗装置、光机所先进激光技术创新中心园区……一个个创新项目加速落地,正推动新兴产业集群从“量变”到“质变”,体现“上海制造”主战场的使命担当。到2020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将达5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1200亿元,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快形成。
围绕产业高质量发展,嘉定还努力培育高质量发展的优质企业,通过“专精特新”这支企业“尖兵”,擦亮“上海制造”名片。目前,全区有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69家、小老虎企业116家、独角兽企业5家。
值得注意的是,嘉定培育和发展的一批“小老虎”企业成绩明显,近七成与嘉定“四大新兴产业”相关,不少已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位于嘉定工业区的上海新池能源,是国内首家具有石墨烯粉体制备和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生产能力的企业。仅在手机领域,其生产的石墨烯散热膜月订单就达到了20000平方米。未来,石墨烯相关产品还将延伸到新能源、led、通讯电缆等行业。
来源:《嘉定报》 记者:刘静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