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上海科技节人气爆棚 “科技嘉年华”全市上演

2018-5-22 10:38:00发布74次查看

和小朋友聊起上海的科技创新之作,他们能如数家珍地说出C919大飞机、克隆猴、北斗导航卫星……还会为了哪个“更厉害”起一番争执;问起高中生对前沿科技的看法,这个能把人工智能说得头头是道,那个说起生物技术的发展熟门熟路……申城市民的科学素养与日俱增。刚过去的周末,上海科技节盛大开幕,在众人的期待中,一场多姿多彩的“科技嘉年华”在全市很多地方“上演”,报名预约供不应求。科技创新、科学普及“两翼齐飞”,正成为这座城市的真实写照。
“走,去科技馆!”
双休日去哪儿?走近科学殿堂,这是越来越多上海人的答案!青蒿素、石墨烯、生物多样性、中国脑计划、恐龙之谜……国内外各前沿领域的科学大咖们,纷纷走进上海科技馆,登上上海科普大讲坛“开讲啦”。在黄浦江的另一侧,上海自然博物馆带领市民触摸自然万物,探寻时空隧道,找回珍贵的好奇心。绿螺讲堂、自然探索移动课堂,以及引进自国外的各种临展,让大朋友小朋友们在动手实验、破解学习单中,以“亲历者”的身份观察、记录、研究,分析地球和生命世界。在本报主办的新民科学咖啡馆、新民健康大讲堂中,不知有多少市民与科技擦出迷人火花。
截至去年底,上海已经拥有2家综合性科普场馆,54家专题性科普场馆,273家基础性科普教育基地。日益完善的科普设施布局让市民参与科普活动的热情更高涨。好消息源源不断,2016年11月开工建设的上海天文馆已进入全面决战阶段,目前已完成了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的土建工程封顶,正在推进展示工程整体规划设计工作。漫步浦西看“自然”,徜徉浦东“玩”科技,未来夜宿临港“仰望星空”,上海的科普之旅真是浪漫。
“来,一起发明!”
从科技极客到设计师,再到发明爱好者,创新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无数普通民众也善于把创新想法付诸实践,以精彩的科技作品点亮生活。
创新一定“高大上”?分布在全市的83家社区创新屋用行动给出了回答。在这里,发明设计的灵感来源于日常生活,有的兼顾趣味性和艺术性,有的则为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老公房不方便装电梯,可行动不便的居民“出行难”。闵行区江川路街道的施永和在社区创新屋“鼓捣”数月,“老公房电梯服务机器人”诞生了。既不占用楼道空间,还不需要在楼房上打一个洞眼。机器人能运输的重量达150千克,已经有企业对这项专利表示了浓厚兴趣。
年轻人也不甘示弱。嘉定一中的江蕴琪发明了人机交互肌电智能轮椅,能根据前臂肌电信号的指令实现对智能轮椅运动状态的控制,提高了残疾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系统平均识别率达97%。南洋模范中学的蒋天戈开发了有机污染物降解同步产氢的新型装置……
“赞,和科学家面对面!”
今年上海科技节的红毯秀,20位科学家踏上红毯,微笑、招手,个个风度翩翩。在红毯一旁,200名大小朋友一早就在细雨中等待自己的偶像登场。王建宇、严云福、崔维成、孙强……“科学家们智慧与儒雅并重,气场一点不输大明星!”
作为上海科技节的一大重头戏,中科院上海分院的各研究所上周末纷纷举办“公众科学日”,打开了神秘的大门,这些平日里在市民印象中“高大上”的科学“密室”,为公众定制了一大波有趣的科普活动。体验一把好莱坞特效“子弹时间”、拥有让金属合金一秒变形的“超能力”、再尝尝会冒烟的“网红”冰淇淋……昨天,在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科学家和市民一起大声对科学说出“我爱你”。在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科普志愿者自编、自导、自演的科普舞台剧向公众讲述了“智慧青年”如何利用光之智慧脱离险境。横跨会场的室内彩虹、声光互动的激光通信、亲历眼前的“权杖隐身”,一次次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在本届科技节“科学说”结束后,一个小男孩在妈妈的鼓励下来到多次出征极地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考察运行部主任张体军面前,希望能和心目中“了不起的科学家”合影。“以后想当科学家吗?”合影完,张体军看向孩子。思考了数秒,小男孩郑重地点了点头,咧开嘴笑了。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