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经常直排河道或随雨水流入农田,容易造成水质污染。金山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目前已进展过半,预计2020年将实现全部8万农户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
河水潺潺,水鸟蹁跹。在张堰镇建农村,村民洪冲观现在时常会在家门口的洪家浜停留小憩:“水清了,村美了,看着就很舒心。”
洪家浜
洪家浜的变清变美源于农村生活污水改造项目。区水务局农水科介绍说,为控制农村生活污水,我区陆续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改造项目,截至去年底已完成4万多户。今年还有1.4万户纳入整治范围,预计2020年将实现我区8万余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基本全覆盖。
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在城市相对好办,可以集中建设污水处理厂,困难在于星罗棋布的小村落。为了妥善解决我区农村生活污水问题,治理主要采取能集中就集中,宜分散就分散的因地制宜原则,亭卫公路沿线等靠近市政污水管网的区域纳入污水管网,由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而其他区域则采取建立分散式污水处理站的方式,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
在建农村,记者看到了这种典型的分散污水处理模式。第三方养护技术单位负责人刘奚立介绍,建农的污水处理站主要采取mbr处理技术(膜生物反应器技术 membrane bioreactor 简称mbr),收集的污水提升后进入沉淀池,经沉渣并调节水质水量等预处理后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出水达标后再排入附近水体。剩余污泥排入污泥池,沉渣池内沉渣与污泥池内污泥定期由环卫部门吸抽外运处理。这样一套设备运行下来,原来流入的是黑臭的生活污水,出来的已是去除氨氮磷等污染物质、水质达标的清水,极大改善了农村的水环境。
建农村污水处理站
除了mbr处理技术,区水利所站长杨慧峰告诉记者,我区还采取了生物滤池+人工湿地的组合型处理方式,离建农村不远的八一村就是采取这种方式。记者看到,经收集的生活污水经过一个复合生物滤池,经过各种规格的砾石和粗砂进行层层过滤处理,处理后的水将流进水人工湿地进行二次净化,以确保水质达标后排放。
金山卫镇八一村
零散的农户生活污水治理,技术是个难点,而农村长久形成的习惯,也是需要挑战的另一难点。“农村以往污水自然下渗宅前屋后土壤中或排入河道,要让农民习惯截污纳管,需要耐心做工作”,杨慧峰称,为了争取村民支持,除了配合村委会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外,同时还要通过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充分征求村民意见,争取真正将这项民心工程做到得民心顺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