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公馆"揭幕展开幕 打造南京西路商圈人文新地标
2018-5-23 16:24:57发布65次查看
据静安区消息:5月18日,位于兴业太古汇内的上海百年优秀历史建筑——“邱氏住宅”经过8年的细致修缮后,揭幕重生,并被重新命名为“查公馆”。讲述香港兴业国际集团创始人查济民博士爱国奋进传奇一生的“济世为民”查公馆揭幕展同时开幕。5月19日至6月30日,市民可通过微信平台预约免费参观。区委副书记、区长陆晓栋,查济民之子,香港兴业国际集团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查懋成共同为查公馆揭幕。副区长周海鹰等出席活动。
陆晓栋在致辞中表示,兴业太古汇为上海市民带来了新型的购物、休闲和娱乐体验,提升了南京西路商圈的商业融合。查公馆的活化重生将拓展南京西路商圈的人文内涵,促进静安文化与商业的结合,为上海城市文化传承与发展增添光彩。区政府也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查公馆持续释放其所承载的海派文化内涵与历史人文价值。
百年老宅活化新生
查公馆建于1920年,是上海颜料巨商邱信山、邱渭卿兄弟所建的宅邸,亦称为“邱氏住宅”。1940年,被民立中学设为校舍。2000年,上海最大的石库门建筑群“大中里”旧区改造项目启动,查公馆被纳入规划。
为保护这座极具历史价值的文化资产,获得此地块开发权的香港兴业国际集团斥巨资实施了整栋建筑的平移。
2010年1月26日至2月7日,历时13天,整幢重约3300吨的建筑由液压千斤顶推动,以每分钟约2厘米的速度,爬升40厘米高度,成功移位至57米外的现址。随后,香港兴业国际又聘请上海章明建筑设计事务所负责对查公馆进行全面细致地修缮,努力将建筑外立面恢复到初建时的状况,对地上的墙体、立柱、木梁、屋架进行加固并修复还原了两侧的塔尖。
记者在现场看到,查公馆的修复彻底贯彻了“修旧如旧、灿烂如新”的修缮原则,庄重典雅,具有浓郁的巴洛克式海派风情,上海近现代百年海派文化气息携裹着历史尘烟扑面而来。整幢建筑外观厚重雄伟,一层为仿石材立面,二、三层清水红砖墙,在西式建筑风格中融入中式建筑特点,线条干净利落,有很强的立体感。室内装饰颇具匠心,如由红、黄、黑三色马赛克混拼而成的地砖、带有西班牙风格的螺旋麻花柱式栏杆、类莲叶包、覆莲、串珠为主题的精美雕刻等,小细节精雕细琢处处惊喜。
传播“济世为民”爱国情怀
作为查公馆开幕后的首个对公众开放参观活动,“济世为民”查公馆揭幕展包括査济民博士生平展和“从大中里到城市更新”主题展两个部分。
位于一楼的査济民博士生平展,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献和影像资料,以多元的方式全景式讲述了查济民的传奇一生和“求真务实、爱国济民”的崇高人生信仰,向青年人传递爱国、进取、创新、拼搏的社会正能量,共同点亮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走上二楼就是“从大中里到城市更新”主题展。展览使用场景还原的手法、沉浸式呈现了大中里地区的历史旧貌和十几年间的演变进程,唤起参观者对旧时光的情感和记忆,并引导有关城市与生活空间的探讨。展览在一楼和二楼还设有三件“镇馆之宝”,分别为由中国雕塑大师吴为山先生创作的査济民铜像、曾随神舟六号飞船登上太空的珍贵丝巾,以及具有历史文物价值的“大中里”牌匾。
据悉,未来,查公馆还将举办更丰富、多元的人文艺术类活动,让建筑成为人与城市的连接点,在映射城市精神与品格的同时,为市民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全力助推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