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松江新闻

大力投入补短板 物质精神双提升 ——我区着力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和个体尊严

2018-5-23 0:00:00发布71次查看

5月20日是第二十八个全国助残日,今年的主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近年来,我区残疾人民生保障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全区各部门通过一系列举措着力帮助残疾人脱贫脱困,在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保障残疾人的尊严。

  兜底补短
  完善残疾人社保体系

  截至去年年底,我区共有各类残疾人2.19万名,残疾人社会保障率达99.33%。其中,2412名残疾人享受重残无业生活补助;1.4万名享受新农合的农村残疾人统一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2077名重度残疾人纳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1987名重度残疾人纳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465名智力残疾人在全区15家“阳光之家”享受日间照料、功能康复等服务。
  我区相关部门通过出台困难残疾人生活及医疗补助政策,对一户多残家庭进行帮困,对大病重病困难残疾人实施医疗救助,不断扩大政策覆盖面。近五年来,累计发放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困难生活补贴、交通补贴、燃油补贴1.41亿元,补助4.12万人次。通过节假日走访慰问,为5.18万人次残疾人提供总值2645万元的慰问金和慰问品。
  根据“普惠”加“特惠”的原则,我区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在保障、救助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保险内容,如每年为全区残疾人和“阳光宝宝卡”持有者购买人身意外保险,为全区扶贫基地购买农业生产保险和收入保险,帮助基地残疾人实现劳动增收。

  搭建平台
  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

  实现就业是残疾人脱贫的重要途径。为提高残疾人就业率,区残联借助各项工作契机宣传就业政策,鼓励用人单位安置残疾人就业。发动党政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带头招录残疾人,有140名残疾人成功在各个机关事业单位就业。
  据统计,我区就业年龄段里,有就业能力且有就业愿望的残疾人有6015名。为了多渠道助推残疾人上岗就业,每年区残联与区人社局联合举办残疾人就业援助月、春季公益性残疾人专场招聘会活动,向残疾人士送岗位、送补贴、送设备,保障残疾人大学生毕业当年都能得到妥善安置。在区残联与区社保中心的通力协作下,开展了残疾人按比例分散就业申报工作,使全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率接近100%。
  对于有能力的残疾人,区残联鼓励大家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先后建立了区残疾人电子商务孵化基地、网络就业培训基地和残疾人创客中心,搭建“护珠”“众智汇”等电商平台,因地制宜地开发适合残疾人的就业岗位。截至2017年底,全区成功注册网店81家,158人通过网络获得收入。
  2015年,我区出台了《松江区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标准与扶持办法》,通过“基地+农户”的扶持方式,联动困难残疾人家庭19户,累计扶持农村残疾人1764人次。去年,区残联又与区农委、区财政局等相关部门一起,全面落实市政府“帮扶农村困难残疾人劳动增收”实事项目,13家涉农经济组织通过审批,帮扶460名农村残疾人实现就业。

  准确掌握
  满足残疾人康复需求

  每年开展康复需求调查,五年来已为近10万人次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与服务,覆盖率达到100%。
  通过建立区残疾人心理健康工作室、开展街镇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中心和辅助器具服务中心建设、完善99个社区(村居)康复点,“15分钟社区康复服务圈”功能与内涵持续提升。15家社区精障人士日间照料机构——“阳光心园”、辅助器具服务社和2所脊髓损伤者“中途之家”管理规范有序。有5家“阳光心园”和8家辅具服务社已完成市级示范型、标准化机构建设。
  为落实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保障本区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我区近五年来为1370名残疾人提供了个性化辅助器具适配服务;为334户农村户籍贫困残疾人进行了家庭无障碍改造;为28846万人次残疾人进行了免费健康体检,对其中行动不便的517名重残人员实行免费上门体检;为10530万人次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供应服务,配发各类辅具23286万件。

  整合资源
  丰富残疾人文体生活

  区残联以提高残疾人精神文明为目标,积极协调、动员各方支持文化体育建设示范区的创建工作,极大提高了全区残疾人享有公共文化体育服务的水平,残疾人参与文体活动的积极性逐年提高,去年残疾人文体活动参与率达66.08%。
  我区还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强本区残疾人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松江区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比赛)奖励、补贴管理办法》,通过了全国残疾人文化体育建设示范区的创建验收,并被授予“上海市残疾人文化体育建设示范区”称号。通过大力整合社区文化资源,落实“残疾人文化进社区”项目,在全区打造了316个活动点,为残疾人就近参与文化体育活动提供便利。在方塔园设立区残疾人文化创意园,为本区残疾人开展艺术创作、交流和展示活动提供平台;在区图书馆和基层文化站开设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满足盲人阅读需求;建立残疾人全面参与文化生活的无障碍平台,设立区、街镇无障碍电影放映点,定期为全区残疾人播放无障碍电影;同时强化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和“阳光机构”的文化服务功能。
  通过实施“自强健身工程”,开展体育活动促进残疾人康复,全区共扶持了45个社区体育健身点,残疾人年参与量超过2万人次。五年来,我区残疾人运动员先后在全国特奥乒乓球比赛、全国残疾人轮椅冰壶锦标赛、第九届全国残运会、第六届全国特奥会等重大赛事中,获得国家级以上奖牌56枚,其中金牌21枚、银牌19枚、铜牌16枚。

松江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