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长宁新闻

“前世京生”——北京三代艺术家京韵创作作品展开幕

2018-5-21 0:00:00发布80次查看

5月20日下午,“前世京生”北京三代艺术家京韵创作作品展,在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举办。展览呈现了戴泽、李昕、傅察丹青三位艺术家,以老胡同、京剧元素来记录他们对北京这座城市的“记忆”。

长宁区文化局局长方雷致欢迎辞

此次展览得益于2016年起,上海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与北京市西城区第一文化馆建立的公共文化共建交流关系。长宁区文化局局长方雷表示,3年间,两馆从“舞动南北情”、“歌唱南北情”,到本次的“绘聚南北情”、“曲韵南北情”,将公共文化的内容衍生成为京沪两地文化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资源共享的品牌。让上海观众不出家门便能跨越时空的感受南北文化特色。

北京市西城区第一文化馆馆长郑昕致辞

上海市长宁区副区长孟庆源宣布展览开幕

北京市西城区第一文化馆馆长郑昕总结两馆在3年里的成果,他认为,两馆合作上的不断磨合,体现了“工匠精神”,而“本次展览与戏曲相继亮相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是双方开创动静结合展览的开端。”开幕式上,也举办了两馆进行画作赠送仪式。

为了让上海观众更好地身临其境,展厅进门处被“还原”成北京胡同。进入展厅后,戏曲真人皮影影像并配以具有京味儿的京剧唱段和音乐,使观众瞬间“穿越”至灰墙灰瓦的老北京胡同。

现场可以看到,展览还未开放便有一批观众在展区外等候,而当进入展厅便开始细细阅读展览介绍并踟蹰在作品前。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靳尚谊表示:“这次展览本身很有意义,能说明文化艺术建设在城市基层中的发展。”

戴泽的作品是第一次在上海展出,本次作品记录了从解放前至今跨越70余年的北京城历史面貌的变迁。虽作品数量不多,但也可以从中看到京城前世今生的演变历程。

戴泽 《天安门 》19.5cm x 27.5cm 纸本水彩 1950年

艺术家李昕的“戏”系列作品,希望体现中国传统审美中平面与夸张的魅力。就如靳尚谊所说:“李昕的作品中既有设计感、装饰性,又具有京剧的特点。”

李昕对“戏”中人物的衣着纹饰以及袖及步的动作,均经过细细研究。比如,《游园惊梦》中的衣纹需要勾线,她便花3年时间以白描方式临摹《八十七神仙卷》;戏服上的花纹,也不断从中国传统纹样图谱中,找寻规律和寓意。“我享受的是构思、探讨、修改、制作的过程”,李昕表示。

李昕《百花公主》  100 x 80cm 布面油画  2011-2015年

本次参展的最年轻艺术家傅察丹青,便是对写生情有独钟,他认为,“写生中的突发情况和随机性,会带来很多意外的灵感收获。”傅察丹青喜欢用细微的色彩来表达内心记忆和情感,同时也想以画笔重塑胡同记忆,作品中是最为寻常的胡同街景,画中的房子、树、门廊下的孩子,让观者仿佛身处其中。

傅察丹青《豆角胡同》60 x 80cm 布面油画 2016年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5日。而在6月,以两地戏曲、曲艺的名家和群众团队共同联袂演出的“曲韵南北情”长宁、西城戏曲、曲艺展演也将在上海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举办。届时,观众们可以欣赏到原汁原味、精彩的北京戏曲曲艺节目,同时也能观赏到上海戏曲曲艺的蓬勃和多元。

长宁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