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
2018-5-21 15:17:52发布65次查看
据黄浦区消息:去年,在黄浦区上下齐心协力下,黄浦在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的道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获得全国文明城区提名区资格。一年多来,黄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区委、区政府对创建工作提出的目标要求,重点围绕《全国文明城区测评体系》,对照测评内容、测评标准,抓好顶层设计、指标分解、方案细化和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在宣传氛围营造、城区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养提升等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宣传动员全覆盖创建工作气氛浓
在东街康家弄,有一块讲述教人识礼、知行合一故事的手绘墙,颇为引人关注,路过的市民常常驻足观看。它通过生动的细节和颇具海派特色的画风,为老城厢增添了一抹积极向善的环境亮色。
其实,无论是在淮海路商圈的电子屏幕上、西藏路沿线的绿化景点旁,还是在老城厢居民区的公共围墙上……公益广告已经成为黄浦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内容包括文明修身、“新七不”、传统美德、诚实守信、家教家风、移风易俗、旅游文明等。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市民们通过公益广告宣传内容,对黄浦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熟稔于心。
一年多来,黄浦实施全覆盖的宣传动员,在氛围营造上成效显著。在全区公共场所、交通干道、工地围墙等设置公益广告,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创建宣传口号,拍摄创建专题片,实现各类公共宣传资源公益广告刊播全覆盖。通过三大电信营运商发送创建宣传短信,在“上海黄浦”官方微信举办“文明创建社区行”系列访谈网络直播、创全问答送流量等专项活动。落实宣传“十进”工作,制作《黄浦区市民文明手册》、《黄浦区市民文明公约》和35万只宣传卡套送入居民家庭、服务窗口等场所,组织在校师生、企业白领参与建筑工地手绘墙创作,举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曲艺专场演出,不断扩大创建知晓率和覆盖面。
“创建惠民”理念贯穿始终
去年3月底,在梅家街住了10多年的居民邵国梁给有关部门送去了一封感谢信:“这里的违章建筑拆除后,脏乱差消除了,换来了路面的宽敞、亮堂,换来了清洁、有序的道路,换来了干净、整齐的墙面,换来了合理、舒适、整洁的居住环境!”
在黄浦文明城区创建过程中,通过全面提高城区管理能级,整体提升老城厢等管理薄弱地区的环境面貌,实现生活环境、服务环境同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居民有了跟邵国梁一样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黄浦创建文明城区,从来都是将文明创建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一年多来,黄浦深入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聚焦全区管理中的薄弱区域、薄弱环节,进行多维度的综合治理,补上短板、抬高底部,努力打造环境综合整治2.0升级版;开展道路专项整治,修缮主次干道路面及各类公共设施,整治各类交通违法现象,加强共享单车管理;大力整治无证无照经营、背街小巷占道经营、跨门营业、环境脏乱、垃圾堆放等顽症,拆除违规店招店牌,保持环境安全有序;推进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开展清洁家园行动,铺设露天排水沟盖板,大力整治楼道乱堆物、室外乱晾晒,打击违法群租现象,社区环境面貌有了大幅改善。
城区文明程度有大提升
过去一年,黄浦不断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努力培育向真、向善、向美的文明风尚,全面提升城区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养。
深入推进各类文明创建,2家单位获评全国文明单位,1家单位获评首届全国文明校园,204家单位获评上海市文明单位,91个小区获评上海市文明小区;加强行业文明规范建设,提升各类窗口服务质量;积极倡导文明旅游,成立区文明旅游志愿服务站;聚焦交通行为样板路段建设,定期组织文明交通志愿宣传,不断提升交通文明;深入开展市民修身“六个一”行动,承办上海市民修身行动现场推进会,举办市民修身成果展览;组织召开上海市纪念南京东路学雷锋35周年大型座谈会,举办南京东路学雷锋35周年成果展,开展“3.5学雷锋”现场为民服务活动;持续发挥“一街一城一园一线”品牌辐射效应,成立区交通文明、文明旅游、护河志愿者、大世界、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多支志愿者服务队,全区实现公共文化场馆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全覆盖;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提升未成年人道德素养;充分发挥先进人物、典型事迹示范引领作用。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