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8日下午,天气非常闷热,上海语文特级教师、原上海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步根海老师在百忙之中莅临华林中学指导教学工作,这是我们学校的荣幸,更是我们语文教研组的荣幸。步根海老师的指导分成两部分,下午1:20至2:50的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步老师在华林中学的四楼会议室为我校语文组老师指点迷津、答疑解惑;之后2:50至4:20的时间里,步老师在二楼录播室为我校全体老师作《教师的素养》讲座。
在四楼会议室,步根海老师首先聆听了我校青年语文教师、政教处主任邱雪老师的说课《百合花开》。邱老师谈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处理,并表达了自己授课时的困惑。步老师的指导解惑从散文的定位到记叙文的基本特征,再到记叙文与散文、与小说的区别,明确指出六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肯定是继续学习语言运用的规范。步老师肯定了邱老师对文本要点把握是正确的,他强调学生语感经验的积累需要唤醒、引导和训练,最后步老师说我们老师考虑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得和思维发展的过程。
期间步老师引用文中的例句进行解释,手边没有任何课本,他竟能精准地说出这是文中第几段的句子,甚至连标点符号都记得清清楚楚,令我们全体语文老师敬佩不已,让我们看到了大师的风范,丝毫不用怀疑,步老师几乎把中小学语文课文都装在脑子里,了然于胸,以致信手拈来。
接着是青年语文教师唐晓俊的说课《麻雀》。步老师肯定了小唐老师关注到文本比较特殊的表达方式和读写结合的意识,同时也指出读什么写什么会比较机械,过多的话会形成模式化的东西,步老师建议不如就这篇课文,由理解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可以进行简化,比如将散文转化为议论文,或者抽掉作者的议论、说明转化为关于麻雀的记叙文,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语言的感觉,加深语言的表达形式,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两位老师说课之后,其他老师就职称晋升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步老师也都一一做了详细的解答。
一个半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接下来步根海老师又来到二楼录播室,为华林中学全体教师做《教师的素养》专题讲座。步老师从教师的学科知识、学科德育能力、命题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等方面进行了讲解,一个多小时的讲座,步老师不用稿子,所有要讲的内容都在他脑子里,一气呵成,滔滔不绝,令人佩服,听后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
步根海老师来到华林中学,整整三个小时的讲解指导,年近七十岁的他丝毫不觉疲倦,思路清晰,要言不繁,让人受益、令人震撼,富有教学的引领和启发意义:启迪华林中学教师对今后的教学向更深处思考。
上海市华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