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长宁大调研 把老百姓的大礼包送到实处

2018-5-21 17:23:01发布75次查看
  “真没想到,妈妈还有这个好福气,长护险给我们全家带来了新生。今年这个春天,对家住新泾镇的陆霞敏一家来说,充满了喜悦。陆霞敏的母亲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现已完全失忆、失能、失智,并且还不会说话了。全家三代人住一个屋檐下,陆霞敏的工作需要常常出差,平常都是85岁的老父亲照顾她母亲。家里请过几次家政人员,但都做不长,没有人愿意照顾这样的老人,一家人为此也苦不堪言。
网络图片
去年底,当陆霞敏得知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即将试点时又惊又喜,她赶紧前往新泾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咨询,从申请到评估再到护理员上门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上门的文杰护理院护理员小薛的认真专业,不嫌弃其母亲脏臭的态度令陆霞敏全家都十分感动。他们说:“长护险的落地给我们普通家庭带来了福音,每一个环节里都充满了感动,太感谢了!”为表达对长期护理保险惠民政策落实后的感激之情,陆女士特意写了一封表扬信给应勇市长赞扬长宁区在政策落实过程中令她深受感动的好人好事。
今年1月1日起,长期护理保险在全市铺开试点。长宁区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统一思想、高效联动、优化流程、缜密布置,通过各经办机构、评估机构、护理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协同努力,使长宁的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正平稳、有序、健康地开展。
1-4月,全区10家街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共受理长护险申请3448人;4家评估机构在区卫计委、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支持配合下,确认评估2790人,上门评估2219人;6家护理站服务总人次50820,1~3月份结算评估费用43.78万元,护理费用360.84万元。在春节长假期间,克服用工短缺、任务繁重的困难,为参保人提供连续、安全、规范的照护服务。
图为徐区长以及医保中心工作人员到华阳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调研长护险工作。
作为长护险的第一个环节——受理环节,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承担了此项任务,按规定受理长护险申请并在收到评估告知书后及时告知申请人评估结果,是街镇做好长护险工作的重要一环。大调研期间,医保中心前往全区10个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进行走访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倾听街镇受理点工作人员在受理接待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结合居民们的反馈意见,发现目前长护险推进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根据已经发现的问题,下一阶段工作主要如下:
扎实推进监管app应用
在第一季度顺利落实长护险受理、评估、服务和结算工作的基础上,以“带一路、帮一把”为原则,对护理站的管理层和护理员开展app的安装和使用培训工作。通过确立目标、逐层培训和分步实施,计划监管app的安装率和签到率4月底达到80%、5月底达到100%,在使用过程中促使护理站在提供护理服务时牢固树立规范操作、规范服务和科学管理的意识。
探索建立和培育长护险第三方评估指导管理机构
与区卫计委、民政联合,通过3个月试点工作,面对出现的问题,比如评估质量、护理质量、继续教育和信息汇总等,区医保中心认为建立长护险的配套机构(功能涵盖评估等级的鉴定、服务供给的遴选、护理员的继续教育、护理质量的监管和大数据分析)在整个长期护理服务体系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探索建立与长护险的配套机构,以保证长护险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
区医保中心在舟桥健众护理站调研长护险工作
继续加强政策宣讲
以“医保社区课堂”为载体,结合咨询互动、发放资料和媒体放送等方式,下基层深入居民区和养老机构,面向居民群体,开展第三轮长护险政策宣传。
新华梅安居委社区课堂长护险政策宣传
继续做好机构纳保和政策衔接
长护险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区医保中心将遵循平稳过渡、有序管理、健康发展、创新服务的原则,联合民政做好10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纳保工作,同时有效衔接好民政条线居家养老的老人平移工作。在实践和调研中及时掌握动态,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方案,全力保障参保人的权益,为长宁的长护险工作推进做出贡献。
在大调研过程中,医保中心注重问需于民,更加注重政策、信息、服务为上行与下达、传达与反馈并重。在真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化解难点设计优化,过程与统筹兼顾。将进一步健全长护险工作机制,加强宣传,明确操作口径和操作规范。强化沟通协调机制,拟定工作规范,协调评估机构工作流程时限事宜。畅通信息传递渠道,协调受理机构、评估机构、护理机构信息传递问题,明确评估结果告知主体。加强与民政合作机制,通过调研搭台,让医保中心能直面问题中心,真正当好服务街镇百姓的“店小二”。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