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放狠招”灭蚊结果自己进了ICU!这种驱蚊方法千万别用
2018-5-21 5:00:00发布106次查看
夏天,最大的收获就是“红包”
蚊子送来的又红又痒的“包”
对那些新陈代谢旺盛的人来说
更能独得蚊子恩宠
为了与蚊子斗争
人们从徒手肉搏
渐渐升级
使用物理武器
蚊帐、电蚊拍
“生化”武器
——杀虫剂、蚊香、电蚊香……
各类“新型武器”轮番上阵
但是狡猾的蚊子也不断自我升级……
常常能逃脱各种狂轰乱炸。
有人为了驱蚊,
还险些丢了性命。
5月16日早上7时许,在广州白云区的一个小区内,53岁的清洁工陈大哥到地下停车库进行灭蚊工作。这个地下车库约1000平方米,由于占地面积大,每次灭蚊需要用8桶敌敌畏稀释液。
当天,他身着日常的长衣长裤和雨鞋来到地下停车库,将敌敌畏倒入打药桶稀释后,背起打药桶,对地下停车库的每一个角落进行喷洒。
忙活了1小时后,陈大哥发现自己后背的衣服有点潮湿,刚开始以为是自己出汗。
慢慢地,当背后的衣服出现大面积浸湿时,他才发现原来是打药桶渗漏,稀释液随着药桶缝隙漫出,接触到了皮肤。
陈大哥说,他原本还打算把第二桶稀释液喷洒完再处理,但很快身体就不听使唤,只能直接瘫坐在地上。
刚开始没什么感觉,但慢慢地就觉得头昏脑涨想吐。
无奈之下,陈大哥赶紧向同事呼救,随后他被送往附近的医院。接诊医生说,送院时,病人意识清醒,出现头晕、胸闷、心悸、出冷汗、全身乏力等典型中毒症状。
在入院通知单上,诊断一栏写着“农药中毒(敌敌畏)”。
医生说,经检查,病人当时的胆碱酯酶低至299u/l,远低于参考范围值4000~13000u/l,情况十分危急。
入院后,院方先安排病人进行淋浴,彻底清洗全身皮肤,把附着在皮肤表面的残余毒物去除,随后转入icu,注射阿托品和解磷定两种解毒剂。所幸送医及时,病人很快脱离了生命危险。
日前,记者在医院的病床上见到了陈大哥,他说自己的身体状况已明显好转,不适症状消失。
皮肤接触到农药也会中毒?
医生解释,由于夏天气温炎热,毛孔扩张,药物通过皮肤进入血液。敌敌畏毒性强,若通过皮肤进入人体,会导致体内胆碱酯酶的活性下降,并进一步阻碍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肺水肿、脑水肿、抽搐、呼吸衰竭等症状。如遇这种情况务必尽早送医,切不可自行处理。
接触或呼吸都可能导致敌敌畏中毒
敌敌畏等有机磷农药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有三:经口进入——误服或主动口服;经皮肤及黏膜进入——多见于热天喷洒农药时有机磷落到皮肤上,由于皮肤出汗及毛孔扩张,加之有机磷农药多为脂溶性,故容易通过皮肤及黏膜吸收进入体内;经呼吸道进入——空气中的有机磷随呼吸进入体内。
小坊上网查阅中发现,因喷洒敌敌畏杀虫中毒的案例,前两年就有。广州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2014年发布的《规范灭蚊消杀技术的通知》,用药物处理蚊虫孳生地时,一般应由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或了解专业指引下使用。
敌敌畏属于第一代有机磷毒药,毒性较大,一般城区内居民聚集区严禁用敌敌畏进行消杀。
现在进行夏季病媒生物消杀防治工作主要使用低毒高效的菊酯类杀虫剂。此外,进行大范围蚊虫灭杀需要经过培训,或聘请有四害防治资质的机构进行科学消杀。
居家灭蚊小妙招
1.杀虫气雾剂要倾斜45°由下往上喷,保证含有杀虫剂的颗粒能够在空气中保留一段时间。
2.黄昏是蚊子活动的最高峰期,天黑前可在密闭环境中点蚊香熏杀蚊子。
3.电热蚊香含拟除虫菊酯类化学药物,多为散发出气体驱赶蚊子,使用电热蚊香时不要关严门窗,留点缝隙适度通风。
4.水生植物如万年青,在夜间缓慢吸收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对雌蚊产生很大吸引力。居民可将水生植物更换为百合花、仙人球等cam类植物。
可是如果蚊子“太猛”
这些“武器”无法成功消灭
那怎么办呢?
这里还有一个灭蚊奇招
了解一下
这个神器叫做——
黑胶盐水桶“三位一体”蚊虫陷阱
神器如何制作?
01
所需材料:
1个黑胶桶(15-20升)、4块黑色底板市售鼠胶(黄色、白色、透明底板均无效)、500克井盐、5升水、长尾夹多个。
02
操作步骤:
步骤一:桶内放入500克盐和5升水。
步骤二:将4块黑色底板鼠胶用夹子均匀固定于桶内壁。
步骤三:将黑胶桶放于阴凉、无阳光直射地方,如屋内、床下底、树荫下、车房、地下车库、楼梯底等。
03
捕蚊原理:
对于蚊子来说,第一很怕热,它喜欢去荫凉的地方栖息,第二会去有积水的地方产卵,所以老鼠胶一定要用黑色的(可以上淘宝买)。
温馨提示:
这个装置布放数量越多,对蚊子的吸引力越强,防蚊灭蚊效果越好。
何为“三位一体”?
其实是:这个装置一可以灭成蚊,二可以灭蚊幼虫,三是桶外还可以贴防蚊宣传!
灭蚊这件事,小坊先帮到你这儿,日常生活中,如您遇到烦心事,不妨让小坊来帮忙,点开新闻坊 小程序告诉小坊!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