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未成立党组织的紫竹半岛,党建的声音早已在这里唱响,挖掘•服务•凝结紫竹半岛正在诠释着这样的担当——“党员在哪里,党组织就在哪里”!
紫竹半岛作为吴泾新建成的商品房住宅小区,社区内现有18名党员,组织关系挂靠在片区内嘉怡水岸居民区党支部。虽然党组织还没成立,可这里的党员活力一点都没减。结合近期大调研的深入开展,紫竹半岛居委会筹备组邀请社区党员群众共商议事,协调各方资源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一户一表”用腿跑出来的“大数据”,挖掘党员群众需求,开展各类服务活动;结合“创全”文明建设,促进党员在志愿服务和社区自治中凝聚力量......这个“党组织”,可谓是无形胜有形了!
党建先行,扎实基础
紫竹半岛居委会筹备组副组长魏兆梅介绍说:“虽然我们党组织还没有成立,但基础不差的。” 筹备组在小区成立之初,便决定以党建先行的方式,先挖掘排摸社区党员。魏兆梅回忆:“那个时候我们就靠一双腿,一家一户去了解信息,着重问家里有没有党员,还包括个人的兴趣爱好等。就希望在小区成立之初,以党员带头,促进社区的自治共治。”挨家挨户地排摸,工作量很大,但成果也是显著的。一份紫竹半岛党员“大数据”就此诞生,里面记录的是党员在职、离职、退休等情况,还包括各自擅长的技能和兴趣爱好等。如何发挥这个先锋群体的活力,成了筹备组成员思考的问题。
根据大家的兴趣爱好,筹备组陆续开展了舞蹈班、声乐班等。针对小区新上海人较多的现状,“沪语班”也在积极筹备中,拉近语言的距离。未来还将开展茶艺体验活动,邀请党员群众坐下来品茶、谈心,为社区发展献计献策;开展营养早餐讲座,拥抱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乒乓球协会、紫竹艺术团等组织也将陆续上线。正在筹备的阅览室,准备开启“阅读马拉松”换书行动,居委会还将设有便民室、厨艺间、乒乓室、健身房等更多休闲娱乐项目供党员群众自行选择。
一周一次的家庭经典共读项目逐渐成了紫竹半岛的品牌,项目的开展是由一个党员家庭促成的,党员爸爸的女儿是位全职太太,女婿爱打太极拳,一家人都很喜欢阅读。在与魏兆梅的一次聊天中,这位党员爸爸建议可以在社区中组建一个公益阅读沙龙,为社区亲子家庭提供一个阅读空间,共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魏兆梅说:“我觉得是个很好的项目,这位党员也特别积极,自己出钱买坐垫,为了让孩子们能舒服一点。还在课程里加入15分钟的太极拳教学,一经开展受到了不少小区家庭的欢迎。”
凝结力量,共促自治
结合“创全”和文明建设,紫竹半岛居委会筹备组与紫泰物业开展共建,组建队伍,服务社区。“党员先锋队”成员在小区内种植绿色植物,居民们制作了“心意卡”挂在显眼的位置。以后,卡片或者设计成科普小卡片,并标注上对应名称,使居民们能够与树木有更亲近的认识,或者设计成祝福小卡片,为社区居民送去温暖。
结合目前大调研活动,就有党员提出了小区门口出行不便、没有快递代收点等问题,最值得关注的是交通安全问题。紫竹半岛大门位于东川路,早上车流量大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党员们通过议事平台多次讨论,分析利弊,最终决定只有在小区门口安装交通信号灯才最为妥当。通过大调研平台以及筹备组和热心党员的共同努力下,原计划6月才能安装的信号灯,提前在4月就已安装完成,实实在在改善了小区出入安全问题。
魏兆梅介绍,“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党员们的组织挂靠虽还没有落实,但大家的心是在一起的。未来,我们还要成立‘党建之家’为小区发展继续头脑风暴,在吴泾建设科技时尚特色小镇和党建高地的愿景下,着力打造和传承紫竹半岛的红色力量。”
党建引领,为社区服务,实在!新晋小区,为自治助力,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