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拆违、老旧小区改造 泾这些问题都有解答了

2018-5-18 17:32:42发布79次查看
  松江人民广播电台fm100.9兆赫,17个街镇主任、镇长轮番走进广播间,做客《城市精细化管理·听民意、集民智——市民对话街镇主任、镇长》节目,与市民对话,倾听百姓呼声,解决民生难题。
本期节目邀请到洞泾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翁雷均。
翁雷均首先介绍了洞泾镇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开展的一些工作,随后与4名市民代表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海欣居民区拆违
翁雷均回应,洞泾镇“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仅2017年就拆除了无证建筑、违法建筑96万平方米,尤其是洞泾砖桥贸易城的拆除在全市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力;目前,尚有违法建筑将近6万平方米,今年已拆除1.58万平方米,还剩4.42万平方米。
无违居村创建工作是一场“持久战”,难度的确很大,但也是最贴近老百姓、最受老百姓关注的工作,因此,洞泾镇在创建过程中不仅要加快消除历史存量,实现违法建筑“零增长”,还要将小区内“三合一”、“居改非”、无证经营等问题一并纳入、综合推进,镇里也正在制定“一区一方案”,为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逐步深入开个好头。
长欣居民区老旧小区改造措施
翁雷均回应,洞泾镇去年对该区域内的珊瑚小区、铁沙花苑、桂花小区等实施了整体改造,小区整体面貌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目前部分小区正在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和二次供水改造,因此的确还存在一些道路破损和绿化破坏的现象,镇里将协调有关单位加快工程进度,并且结合洞泾人工智能产业基地的产业布局,把旧改的目标聚焦于建造宜居宜业的科创小镇上来;将继续推进老城改造,完成非成套小区排摸,完善“留、改、拆”方案,力争到2020年完成各类小区的修缮改造;今年内完成全部20个2000年以前建成小区的二次供水改造,推进住宅小区雨污分流工程,力争到2020年完成全镇使用满15年的住宅电梯安全评估和远程监测等,使居民们可以享受更加优质的居住环境。
小区面貌改善
垃圾分类
翁雷均回应,洞泾将采取三个举措提升垃圾分类的实效。首先镇里将加大垃圾分类硬件设施建设,今年再建16座垃圾分类收集亭,完成6个小区的标准化垃圾房改建,实现100户以上小区绿色帐户全覆盖;其次在管理方面不断提高物业管理企业的主体意识,落实小区内的分类收集和分类装运,提高分类准确率,同时拓展镇属低价值可回收资源化利用企业“回收宝”的作用,对于居民区老百姓不愿意扔掉的、可回收的、可利用的垃圾通过“回收宝”进行收购;最后通过大宣传、引导、培训力度,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参与小区垃圾分类,进一步提高居民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投放准确率,提升垃圾源头的分类实效。
值得一提的是,镇内的不少人工智能相关企业也在落实垃圾分类智能化工作,在此也呼吁广大洞泾市民从自身做起推进垃圾分类,建设美好家园。
农民宅基房动拆迁
翁雷均回应,镇里农民宅基房共3001户,通过前几年的努力,已动迁2960户,尚未动迁的还有41户,在全市动迁安置工作方面,洞泾镇应该说是走在前列的。
目前尚未动迁的41户,涉及5个居委会。在这些尚未动迁的宅基房及其周边,存在不少违法搭建、违法居住的情况,乱堆物等环境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消防安全隐患也很大。镇党委、政府一直很重视这项工作,也在持续不断地推进,接下来,镇里将采取“四联八步法”的工作方式,也就是联合检查、联合告知、联合约谈、联合整治等“四联”和检查、报告、取证、约谈、告知、强制、处罚、消除等八步,尽快完成动拆迁收尾工作;同时也将尽快厘定当前剩余农民宅基房的用地边界,对存在的环境脏乱差等现象进行综合整治,取缔违法搭建、违法居住,排除消防安全隐患,形成整洁卫生的市容面貌和和谐有序的居住环境;镇里正在加快推进动迁安置房建设,力争年内开工,不折不扣地完成洞泾的农民宅基房动拆迁收尾工作。
对于部分网友提出的公交线路设置、道路建设等问题,翁雷均也一一详细作了回应。
市民可以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或者37827790(白天)、57672955(夜间),反映社区治理中的各类问题。
翁雷均还分享了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大调研的感想,写下了这篇手记。
大调研手记:做好服务,树“店小二”金字招牌
g60科创走廊不断深化建设,洞泾人工智能产业基地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以科大智能为龙头的一批高科技含量、高质量水平的企业正在基地集聚。在一次次的走访企业中,我深切的感受到提供精细化的“店小二”服务,打造洞泾服务的金字招牌,让企业全身心投入到生产经营过程中,是现阶段我们服务企业过程中最需要提高的。
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
服务重点项目
科大智能项目是我们基地的龙头项目,在项目审批阶段,我们就成立了科大智能项目现场协调办公室,安排工作人员一对一、全过程跟踪,24小时手机在线、微信在线,随时做好服务工作,以35天的“超速度”办理完项目开工前的100多项手续。大调研开始以后,我对科大智能等重点企业又走访了几次,发现很多方面还需要我们花力气帮助协调解决,我们的服务还是不够精细化。科大智能反应在基地建设期间,abc区均涉及到了临时雨水排放、地下水水位过高影响施工进度;基地周边有数条架空线路需入地问题等。
带着这些问题,我带领分管建设的副镇长、村镇办等相关职能部门再一次查看现场,觉得符合相关政策的,我们有能力解决的,一定要帮助企业解决,决不能因此而耽误了企业的正常施工进度。在通过和区政府分管领导及相关委办局沟通协调下,这一系列问题都得到了妥善解决。
现在,我们对这个项目已经实施了“三全”的精细化服务方式:全覆盖,就是对科大智能项目的服务范围覆盖到各个阶段、各个方面。全过程,就是将服务要求贯穿项目始终,从立项到验收,实施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服务。全天候,就是把服务时间落实到7*24小时的时时刻刻。
2018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松江区发布了《g60科创走廊产业集群项目“零距离”综合审批改革方案》,我们洞泾镇第一时间成立了松江区“零距离”审批代办服务中心分中心,并有9名接受过培训持证上岗的“店小二”为我们辖区内的企业提供精细化的服务,企业围着政府转的时间少了,围着生产经营的时间多了。这也标志着“简政放权+互联网+店小二”十字要义的改革理念在洞泾全面启动,也是推动g60科创走廊洞泾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建设的具体体现。
深耕细作、优化服务
助推招商引税
对企业的大调研,要倾听企业最真实的声音,体验企业最真实的状况,了解企业最真实的感受。在走访企业中,我发现像莱木电子等一些落地好多年的企业,税收确迟迟还未迁移过来。在和企业管理层攀谈中,他们表现出了一种疑虑,担心花了力气去迁确不一定能迁过来,担心迁过来之后我们这边是否和原来的地方一样有相关优惠政策,我们的政策是否是可持续性的。这说到底,还是我们的服务做的不够好,不够精细。
之后,我让工业园区把所有相同情况的企业都理了出来,召开了沟通会,介绍了我镇的相关优惠政策,并邀请了税务部门讲解税收迁移的相关政策和办理途径。对于一些税收量大的企业,我也多次去拜访企业管理层,逐步打消了他们的疑虑。
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地方税收的有序增长,既要重视新增企业的品质水平,也要挖掘现有存量的潜力空间。
一方面,我们在全区范围率先成立了镇级招商投资促进中心,配备专业团队对所有项目进行跟踪服务。建立项目数据库,对每个项目按照投资规模、行业分类等属性进行细致描述并存档入库,实行重点项目“一对一”,潜在项目“多沟通”的分类管理方式。并且在市区成立洞泾人工智能产业基地招商部,极大方便外地以及市区的优质客户,为更多优质企业落户洞泾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对存量企业调研走访,分行业、分规模深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产能容量、未来规划等内容,掌握这些企业的发展潜力以及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成立领导挂钩重点企业工作机制,一位领导对口联系两家重点企业,以“直通车”的方式打通交流的障碍,敞开大门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