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市委书记李强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最忌流于形式,最需要虚功实做,要更好服务大局,找准工作切入点和发力点,努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普陀区委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日前,区委书记曹立强在《关于2017年上海市文明进步指数测评有关情况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固常态,补短板,对18项低于全市水平的,区文明办要抓在手上,会各相关部门拿出提升办法,一项项予以解决,实打实地创建。”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敏浩也批示要求“不断找差距,继续努力求提升。”
为深入贯彻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区委主要领导批示精神,今天上午,普陀区召开文明城区创建相关测评情况通报会,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郝炳权出席并讲话,区相关委办局、各街镇分管领导和科室负责同志,区市民巡访团负责人出席此次会议。
会议通报了2017年上海市普陀区文明进步指数测评和2018年第一季度普陀区文明创建实效测评、交通文明巡访、样板路段测评、“路长制”责任区专项测评等情况。2017年上海市文明进步指数测评结果显示,普陀区文明进步指数为89.37分,高于市区范围平均水平88.77分,也高于市平均水平89.03分,在市区范围内排名第5位。总体来看,多数类型的点位在测评中表现良好。但是,“城市社区及小区”“背街小巷”“集贸市场”“商业大街”“主次干道”等点位类型排名靠后,且测评得分与全市平均分有一定差距。针对上述问题,会议提出了整改要求,特别是交通文明方面存在的问题,相关牵头部门明确具体举措,着力补好短板。
会议指出,从今年起文明城区创建进入了三年一轮的创建新周期,本区争创全国文明城区工作已进入新阶段,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和区委主要领导要求,坚持虚功实做,力求常态长效,着力提升城区品质和市民获得感;要强化责任,真抓实干,坚定信心再出发。
会议强调,
要提高认识重创建,把文明城区创建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抓紧抓好,克服突击应对的思想,各相关责任单位要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主动担当作为。
要举一反三补短板,对照各次测评中查找出的问题,一项项认真研究分析,抓好整改,健全机制,及时总结推广好的做法经验。
要融合推进增合力,坚持把测评标准融入到各项工作要求之中,把创建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尤其是要与无违建居村创建、城市精细化管理、创新社会治理、打响上海“四大品牌”和迎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要持之以恒抓常态。要加强创城各项工作部署落实,强化日常管理督促,坚持自查、互查与第三方测评相结合的工作方式,把工作压力一级级传导下去,促进广大干部职工和全体市民保持创建热情不松懈。
区公安分局针对全区20条样板路段管理,将采取六项措施:一是建立由交警责任区大队领导为路长的“一路一长”责任制,并在警社联动基础上组建“一路一群(微信群)”,进一步强化样板道路创建工作的领导组织体系;二是进一步加大警力的倾向性投放,对样板道路实施兵团化的“一日一整”;三是借助智慧公安建设成果,推广视频巡逻情报制导下的实兵精确打击模式;四是进一步探索研究人像识别技术支撑下的行人、非机动车违法非现场执法,加大科技执法震慑力度。五是优化民警、辅警勤务布局,加大警力投入;六是进一步扩大文明交通宣传,最大限度的发动群众参与创建,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
区绿化市容局围绕“路长制”“门责制”推进落实,明确四项工作举措:一是从城市管理精细化出发,结合“美丽街区”建设,围绕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与保障,深化实施责任区和路长制管理;二是对区域内道路管护、市政设施、环境卫生保洁、绿化基础养护、道路管控秩序等加强监管;三是严厉查处主要道路沿线的乱设摊、乱搭建、乱吊挂、乱堆放、跨门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四是充分发挥街镇城市网格化管理平台的日常监管职能,尤其是针对重点区域,提高巡查频次,做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