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长宁新闻

课程要件 顶层设计

2018-5-17 0:00:00发布92次查看

2018年5月11日下午,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吴刚平教授应邀来我校作“学校层面课程规划”的主题讲座。我校全体教师在吴教授的带领下溯本清源,清晰而深刻地认识了课程的内涵和价值。讲座由课程教学部副主任张电春老师主持。
张老师说从吴教授的三个身份就可以看出课程的重要性。吴教授是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课程资源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由此可见课程和教学有密切关系,课程与教师发展密不可分,课程与国家教育改革关系重大。
吴刚平教授从自己的从教经历谈起,一下子拉近了和大家的距离。之后他用平实的语言讲述基础型课程、拓展型型课程以及探(研)究型课程的区别。进而引出课程的基本含义:课程是有专业要件和专业规范的学校教育活动
吴教授指出不是所有的教育活动都能称为课程。要想成为课程必须具备八个要件:计划、目标、内容、结构、教师教、学生学、课时及评价。进而吴教授详细地讲解了最核心的四大要件:目标、内容、实施、评价。
他说不是每一个教师都明白目标的含义。目标不是做什么事,而是做这个事情所要达到的目的。而目标的落脚点应该是学生,因此目标可以界定为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
不是每一份教学材料都是内容。教学材料只是课程内容的载体,同一份材料可以用在不同的课程中从而产生截然不同的课程内容。吴教授举例说,拿人民币来说,数学课和语文课、政治课、美术课等课程对人民币这个材料的运用就会大相径庭。可以说只有赋予了特定学科教学价值的材料才称得上是课程内容。
不是每一个活动都是实施。实施必须包括教师教和学生学。片面强调某一侧面都是不恰当的。
不是每一次评价都必须测试。从不同的阶段来说,可以分为准备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从目的而言又可分为“为了学习的评价”、“对学习的评价”两类。
吴教授认为做学校层面的课程方案不需要太长,只要理清框架即可。而专项方案可以尽可能周详。之后他介绍了《学期课程纲要框架》的基本要素以及单元与课时教案的常见框架。只可惜限于时间关系,没有来得及具体展开。
课程是学校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实现精神成长,教师传道育人、实现个人价值的综合载体。名校呼唤名师,名校更需要名课程。吴教授的讲座让我们离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复旦特色课程,品牌课程又近了一步。
长宁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