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治理、补齐短板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枫林整治模式"
2018-5-18 18:50:16发布96次查看
图片说明:枫林路业态调整后
上门走访1182户、拆除违建1200平米、新增绿化520平米,一连串数字背后反映的是中山医院整治成效。去年3月起,徐汇区枫林街道针对医院周边医托、违法经营、食品安全、交通阻塞等一系列居民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展开集中整治,经过一年的攻坚克难,医院周边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居民满意度大幅提升。
今天(5月18日)下午,徐汇区召开“中山医院周边综合整治工作现场会暨医院周边综合整治工作推进会议”,针对中山医院周边整治成效及可复制经验进行交流分享。
医院周边道路“整形成功”
中山医院一年的门急诊量近360万人,一天的人流量可达5万人次。随着医院规模不断扩大,中山医院门诊前的医学院路等7条马路矛盾尤其突出,成为影响医院周边道路通畅、市容环境的疑难杂症。尽管近年来多次集中整治,但往往好一阵子后又会回潮。针对这一状况,枫林街道通过前期排摸,确定了168家存在违建、违章经营等问题的商铺。
面对城市治理的短板,枫林街道和中山医院反复磋商,决定成立中山医院综合治理工作站,并挂牌派出所警务室、交警辅警工作班组,把中山医院周边作为区域环境治理的重点区域。在医学院路92号设立中山医院周边综合整治接待站,枫林街道、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城管执法局成立联合接待小组,对168家商铺全部建立“一户一档”,组建临时党支部,不断上门走访商户,制定相应预案。遇到整治难点,街道牵头进行每日一会,甚至一日多会,一户一议,反复研究整治细节和重点商铺处置办法。为了防止整治返潮,街道还联合各方力量组建了巡查队伍,加强日常管理与监管。
在此基础上,去年,由徐汇区区综治办、枫林街道联合牵头,集中整治医院周边问题商铺。枫林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自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关停及封门无证无照、破墙开店、违法搭建等店面103家,拆除书报亭、彩票亭、蘑菇亭9家,责令停业调整业态14家,规范经营42家,砌围墙390米,拆除违章70多间,累计1200多平米,有效改善中山医院周边环境的同时,居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得到显著提高。与此同时,该区域业态调整及商业规划也正式出炉,将聚焦拆违后的业态短板,以品牌化提升商业品质。
图片说明:医学院路整治前
图片说明:医学院路整治后
精细化管理创治理新水平
中山医院周边每天上万的人流量,催生了对于短租房、日租房的大量需求,以往在医院附近走不了几步路就会遇到租房“黄牛”,但由于存在管理职能上的模糊,几次治理都收效甚微。
据统计,中山医院周边存有短租房近300套,涉及到30名二房东。其中,中山新村151套、医学院路72号、平江路145弄、枫林大楼140套,这些小区不仅多违章,大量的短租房、日租房缺乏必要的消防设施,各类安全隐患问题尤为突出。
为此,针对短租、日租数量庞大、管理存在职能模糊等难点问题,枫林牵头在中山新村等3个小区开展试点,依托居委会、业委会,将拥有近309套短租房的30名二房东组织起来,选拔出1名组长和3名块长,引导开展自治管理,成立短租房二房东自治组织,并为其制定了一套管理规范。除了制定相应管理规范外,由枫林街道出资,联合上海警辉公司开发“日租房实有人口登记”app,并免费配备给每名二房东。通过手机app,监管部门能够及时了解到包括二房东、出租房源情况、房客情况等信息,便于管理。
推广复制治理模式
优秀的治理模式理应得到复制推广,枫林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结合“大调研”,把中山医院的整治经验推广到肿瘤医院周边。以今年5月10日肿瘤医院周边整治为例,借鉴中山医院整治和业态调整经验,肿瘤医院周边复杂区域的整治将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东安路斜土路口巴士二汽公司沿街出租商户开始,对无证无照、违规经营店铺进行封门处理。第二阶段将对东安路沿线区民区内的无证无照经营、破墙开店进行整治。而第三阶段的整治行动将覆盖整条东安路。最后一步则是整治完成后实现街面市容的整体提升。
记者在会议现场了解到,未来徐汇区将陆续开展肿瘤医院、第六人民医院、胸科医院、五官科医院等重点区域的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市六医院周边机动车整治,将联合交警部门实地调研,对机动车进行“内部循环、外部调整”,结合宜山路、钦州北路通行实际,采用单向通行、车辆分流、院内交通循环规划等方式,提高机动车流动效率和速度。
徐汇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钟晓咏表示,每个医院周边问题不一样,有交通问题,有医托问题,还有日(短)租房问题等等,因此在以后的整治中要加强排查和调研,掌握实情,对症施策。
(文内图片均由徐汇新闻中心提供)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