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警方结合大调研对辖区四平路沿线综合施策
2018-5-17 10:09:41发布71次查看
市民张先生家住五角场地区,上班地点位于陆家嘴。每天上下班驾车单程需45分钟,而四平路正是张先生开车上下班的必经之路。去年年底,得知四平路沿线即将开始施工后,张先生一度担心自己上下班出行的时间成本又要增加了。然而,施工开始后,张先生惊喜地发现,上班路上的时间不仅没有增加,有时还能提早赶到单位吃个早餐。
明明道路因施工变窄,为何通行效率却提高了呢?
引导“非刚需”车辆择优绕行
作为全市“三纵三横”主干道之一,四平路2017年末启动大修改造,涵盖部分路段拓宽、市政设施大修、架空线入地等工程,施工项目多、工期长。为确保大修期间通行效率不受影响,虹口警方结合大调研,对辖区四平路沿线开展精准排堵,综合施策。
2017年四平路拓宽工程立项后,虹口公安分局相关领导与交警支队立即会同区相关部门召开了20余次协调会,对施工任务、各方需求、配套措施等多方面进行统筹,确定了“畅通优先、分段施工”的思路。
与此同时,减缓四平路沿线的交通流量工作也提前开展了起来。虹口交警通过调研发现,四平路车流量虽大,但有一部分选择该路线的驾驶员是惯性思维导致,其可选择的路线还有很多。
为此,在施工前虹口警方就通过官方微博和微信账号发布了施工时间、路段以及备选路线等信息。此举还获得了广播平台的支持,并联合虹口交警在高峰时段通过交通广播滚动播报施工区域路况,提醒部分驾驶员可选择绕行。
除了对社会车辆进行分流,施工车辆的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虹口交警协同施工部门,对沿线工地施工车辆的出入时间进行了严格的规定,避开高峰时段。
通过路设改造引导“潮汐”车流
四平路的车流有着明显的潮汐式特征,而早在几年前,为了解决这一现象,四平路中央设置了一条可变车道,每天“定时改变”。四平路开始施工后,占道情况在所难免。为了减少施工带来的影响,虹口交警重新规划了车道设计,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将非机动车道临时安置在了人行道上,这样确保了四平路仍能保持双向5车道的通行能力。随后根据新规划的车道,交警重新设计了可变车道的变换模式,并增设人力,采取“人工+定时”的模式干预可变车道运作,使其更符合高峰流量需求,精准服务沿线交通。
改造还不仅于此。得益于海伦路的拓宽,像张先生一样从四平路转入新建路隧道前往陆家嘴的市民方便了不少。
而为了与拓宽的海伦路形成配套,交警将四平路海伦路路口北侧的左转弯车道从1条升级为2条,使海伦路分流能力显著提升。同时,虹口交警还优化调整了四平路周边支小马路停车点位,临时删减停车位50处,确保支小道路高效分流。
不断联合治理“小环境”显成效
通行能力要得到保障,良好的交通秩序也是必要条件之一。四平路施工开始后,虹口交警加强了对非机动车乱骑行、行人乱穿马路等易产生交通拥堵的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
随着施工的进行,虹口交警根据市民的意见不断改善方案。部分路段在施工期间将非机动车道临时设置在了人行道上后,有市民反映由于共享单车的乱停放问题,导致临时非机动车道通行受阻。为此,虹口警方牵头区城管、街道及5家共享单车公司线下运维人员,建立了专项整治工作微信群,明确对人行道乱停放车辆“巡逻发现-拍照上传-快速处置”的工作机制,以及30分钟清理完毕的工作标准。
据统计,5个月来,四平路交通机动车通行速度与以往持平,有效减缓了道路施工给市民出行带来的影响。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