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日前在浦江创新论坛上发布,《报告》显示,全国1/3顶尖科研成果出自上海。以2010年为基期100分起计,2016年,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达到了224.9分,同比增长22.7%,是历年来最高的上升幅度。这一数据表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成效显著,势头良好。
《报告》以创新资源的聚集力、科技成果的影响力、创新环境的吸引力、新兴产业的引导力、创新辐射带动力5项为一级指标,再选取32项为二级指标,构建全面反映科创中心发展情况的指标体系。《报告》显示,新兴产业发展引领力和区域创新辐射带动力提升速度亮眼,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5.6%和15%,体现了上海近年来率先加速向创新经济转型,在越来越广阔的创新网络中发挥引领、枢纽作用;创新资源集聚力和创新创业环境吸引力稳步提升,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3%和12.3%,体现了上海近年来城市创新生态的不断完善优化。
面向海外智库专家和跨国企业专家的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调查者认为:上海当前属于全球创新活跃城市之列,已成为全球创新网络中的区域关键节点;上海各行业、各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全球领、并、跟跑比例约为1∶5∶3;上海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配置能力正从亚太级别向全球级别跃升。过半数受调查者认为,未来10年,上海将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创新城市之一;约1/4受调查者更乐观地认为,未来10年,上海将成为全球最受关注的创新明星城市。大约3/4受调查者认为,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结合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关键突破口所在。
《报告》还显示,全国1/3的顶尖科研成果由上海创造。2016年,上海科研人员共计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自然》《细胞》上发表论文39篇,占全国总数的1/3。
超过1/3国家高水平科技奖项花落上海。2016年颁发的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7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中,上海牵头或参与完成的有9项。2016年,上海共有52项重大科技成果获国家奖励,比2015年增加了10项。
全国一类新药的1/3由上海研发创制。国家食药监总局批准的一类新药每3个有1个源自上海张江,张江新药注册成功率是全国平均水平3倍以上。《自然评论》杂志评出的2016年10个“中国出生”的全球明星药物中,有6个出自上海或上海参与的研发成果。(作者 戴丽昕)
【来源】上海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