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建筑垃圾从源头到末端的全程管控,吴泾城管执法中队结合辖区实际,依据闵行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垃圾闭环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要求,切实推行闭环管理模式,加大执法力度,提升管理水平,积极营造建筑垃圾规范处置的良好秩序。
一、建全制度,落实建筑垃圾处置的规范化
一是健全事前申报备案制度,凡在吴泾镇辖区内产生建筑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均应按照规定申报建筑垃圾处置计划,并办理相关登记手续。对土地平整、绿化景观改造施工等需要回填工程渣土的,必须事先向镇网格化中心备案登记,并做好相关管控措施。
二是规范收运处置,吴泾镇在全区范围有资质的清运企业内,择优确定清运企业作为授权清运单位,统一车辆颜色、标识、编队等明显特征,加装gps装置,与网格化平台进行信息数据对接。在辖区范围内产生的建筑垃圾由授权清运单位统一收运至镇建筑垃圾临时中转分拣处置及消纳点进行处置消纳,其他未经批准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收运处置建筑垃圾。
二、分类管控,形成多重闭环管理模式
为实现建筑垃圾从源头到末端的全程管控,吴泾镇依托街面市场化巡查队伍加强前端管理,把牢建筑垃圾的产生、运输、消纳三个环节,采取分类管控,形成了多重闭环管理模式。
一是形成小区内装潢垃圾的闭环管理,采取由产生建筑垃圾单位(小区)向网格化中心申报,在网格化中心审核后安排授权清运车辆到场装载并运往分拣点,期间市场化管理人员在小区出入口进行检查,对发现有不具备资质的车辆实施清运的立刻上报网格化中心,由城管执法中队到场查处,并在结案后及时报网格化中心进行销案。
二是形成街面商铺装潢垃圾的闭环管理,落实市场化管理人员街面前端发现职责,对装修的商铺告知相关事项及报建程序并上报网格化中心,由网格化中心派单至镇规建办核实,在完成报建后规建办上报网格化中心,商铺才可开始施工,同时,网格化中心将安排授权清运车辆到场装载建筑垃圾至分拣点,期间市场化管理人员将加强巡查,对发现有不具备资质的车辆实施清运的立刻上报网格化中心,由城管执法中队到场查处,并在结案后及时报网格化中心进行销案。
三是形成建筑工地渣土车辆的闭环管理。落实市场化管理人员街面前端发现职责,对巡查发现的车辆及时上报网格化中心核实是否已经区绿容局批准,对发现未经批准的车辆,由城管执法中队到场查处,并上报区城管执法局纳入建筑垃圾闭环管理系统。
四是形成回填消纳点的闭环管理。由所需单位向网格化中心申报,网格化中心根据有关规定审核同意后抄告各管理单位,街面市场化管理人员加强监督,对发现违规偷倒的车辆立刻上报网格化中心,由城管执法中队到场查处,并在结案后及时报网格化中心进行销案。
三、注重实效,闭环管理成效显著
根据建筑垃圾闭环管理的一系列制度、措施,吴泾镇城管执法中队积极履职,落实长效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掌握了一些有效的做法和经验,例如:一是对于莲花南路一处新建高档服装服饰生产基地的工地大门外绿化带乱停车的问题,就是通过前端巡查发现,上报网格化中心,按照闭环管理要求派单协调,在各相关单位通力合作下,短短几小时内工地方就通知车辆驶离并通过加装隔离栏等措施使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二是对于剑川路100弄门口街面店铺装潢的问题,在街面巡查人员发现后,运用闭环管理,网格化中心派单至规建办、城管执法中队现场检查,及时规范店铺装潢行为。
三是在曲吴路规划二路发生的乱倒建筑垃圾案件,某企业在场地平整中未经申报自行招揽了不具备资质的运输单位回填建筑垃圾,被街面巡查人员及时发现上报,城管执法队员立即响应,在倾倒过程中及时赶到现场,有效固定了现场证据,进行查处。
下一步,中队将加强法规的宣传,督促辖区建设、施工、运输等单位自觉遵守规定,落实从建筑垃圾产生到运输到分拣消纳的全过程监管,及时上报查处案件,充分发挥执法和管理的联动作用,实现执法和管理的无缝衔接形成闭环,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