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智慧蓝亭”登陆上海!路边就能测血压!

2018-5-17 5:54:13发布94次查看
  上海的街头将会出现蓝亭子,测血压,你会去测吗?
上海首个智慧血压亭已经在使用中,机器测完血压后就会把数据传到监测平台上,提醒你是否需要就医!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中国高血压联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联合发布2018年中国高血压控制行动计划。
今年,智慧血压亭将陆续在街头出现,包括商场、交通枢纽等人流量较高的地方。测量血压应该成为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正常血压的人一年必须测量一次。
但是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最新监测发现,在上海,近一半的市民并不知道自己的血压。
今天,记者在瑞金医院高血压研究所看到,上海首个智慧血压亭里,不少高血压病人正在尝鲜中。
这间小房子,房内配备了血压检测仪等自测仪器。
如何智慧测血压?通过扫描身份证件或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自助测量血压。
记者看到,智慧血压亭一测清晰地写明了自助测量血压的要求:
1、伸出左臂,腰部挺直
2、身体左侧对着血压计
3、袖带与心脏齐平,必要时调整椅子高度。
只见一个中年男子,将手臂伸进一个机器中,不一会血压数值就会出现,“我患高血压病几年,在家里自己用血压计总是用不好,就经常跑医院,找医生测量血压,现在有了‘智慧血压亭’,可以自己测量,短短几秒数据就传到手机上,医生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记者了解到,数据除了发送到测量者的手机上,还会自动发送到监测平台。如果血压值超过正常范围,还会频频提醒测量者到医院就诊。
这样的智慧血压亭将走出医院,更多的出现在街头,让不知道自己血压状况的人,能够走进去测量一下了解一下自己的血压。
“血压值是反映一个人心血管状态的最基本数据!”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所长王继光教授透露,在美国的街头遍布了很多这样的智慧测血压小屋,“没有不适的感觉,并不能说明血压不高,所以血压要去测量,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它。血压正常的人,每年测量1次;如果诊室血压或家庭血压未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但水平较高,则应增加测量血压的次数,每月、至少每个季度测量血压。”
事实上,近半的人不知道自己的血压状况。监测发现,全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达到46.5%、41.1%和13.8%,上海市的防治情况略好些,分别达到了56.1%、53%和20%。
去年,五月血压测量月活动对49万近期没有测量过血压的人进行了血压测量。结果显示,全球范围内,高血压知晓率仅为46.5%,其中高血压未治疗者,整个东亚地区为22%,中国更是高达55%,高血压防治任重道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沈柏用教授表示,高血压可防可治,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高血压防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是,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水平存在差异,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还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记者了解到,今年中国高血压联盟的目标是,在全国200个县市完成100万人的血压测量。
血压本身高并不可怕,高血压是可防可控的,定期测量血压就是唯一能及时发现高血压的办法。然而测量血压看似简单但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却被很多人忽略甚至误解。
学习如何规律、正确监测血压,明确什么是正确的测量姿势和流程,了解血压测量的三个禁忌有哪些,对于高血压的防治来说是极为重要的环节。
王继光坦言,有个病人没有在医生指导下自行口服药物,每次均于日间服药后2-3小时测量血压,自测血压基本正常,但有时夜间上厕所时会出现头痛、头胀等不适,在赴医就诊后提示血压不达标,才恍然原来自测的血压正常是因其在服药后测量血压的方式不规范所使。
知晓血压只是管理高血压的第一步,还需要准确诊断、全面评估和精准治疗。记者了解到,目前仅有部分地区的少数医疗机构可实现高血压规范化治疗,对多数二级医疗机构而言,高血压规范化治疗尚处于理论阶段。
2018年中国高血压控制行动计划中,除了蓝色血压智慧亭以外,高血压专家们还在打造高血压智慧化诊疗中心,用互联网的方式,将分散和独立的高血压诊疗步骤,整合为一体化的检测治疗管理平台,使得在高血压智慧化诊疗中心就诊的高血压患者,享受到与在瑞金医院高血压科基本等同的规范化治疗。2018年的目标是完成30家高血压智慧化诊疗中心建设,到2019年达到100家。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