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川航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完成了今年以来堪称最惊险的紧急着陆。所有乘客平安落地!
为什么说最惊险?
因为,该航班飞着飞着,副驾驶一侧驾驶舱玻璃没了!
飞行过程中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
随后飞机挂出7700紧急代码
7700代码表示遇到紧急状况,
比如机械故障或有机上人员突发疾病等
但并非一定表示飞机处于非常危险的状况
并立即备降成都双流机场
驾驶舱玻璃没了是什么概念?
不知道大家这几天复联3看了没?
蜘蛛侠和钢铁侠为了救奇异博士,将飞船打出了一个洞口,乌木喉被真空宇宙卷出飞船之外。
乘客拍摄的视频显示,机舱内氧气面罩已经脱落。
中国民航西南局官网今天中午发布通告:
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执行重庆-拉萨航班任务,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实施紧急下降。在民航各保障单位密切配合下,机组正确处置,飞机于07:46分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所有乘客平安落地,有序下机并得到妥善安排。备降期间右座副驾驶面部划伤腰部扭伤,一名乘务员在下降过程中受轻伤。
川航已协助旅客安排后续出行,相关后续保障有序开展。民航西南局、四川监管局已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处置。
飞友提供的3u8633在成都双流机场紧急备降后的照片,注意看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没了......
平安落地后,有乘客回忆称,在等待备降时,很多乘客在哭,有人“吓晕了,吓吐了”。当时,机上广播安慰说,“相信有能力有信心处理好”。下飞机时,大家都松了口气,“很感谢机长,也很担心他”,“把我们从死神旁边拉回来”。
四川航空表示,机长身体状况一切正常,正在休息。
中国民航资深机长陈建国表示,本次风挡破损出现在近万米高空,会造成飞机立即失压,低温,而且可能导致仪表设备失灵,飞行员受伤。而飞行员需要立即戴上氧气面罩,并操纵飞机紧急下降。
低温、低压、仪表失效,对于飞行员来说是巨大的考验,为优秀的飞行员点赞。
航空博主@fatiii 称,当班机长为原空军二飞院教官。
成都商报刚刚对机长刘传健进行了专访,并还原了事发时的情况:
记者:刘机长好,你现在身体好吗?
刘:身体没有感到明显不适,接下来公司还会组织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
记者:我刚才采访一些业内人士 ,他们说这次备降非常难?
刘:非常难的一件事,不是一般的难。难度体现在飞行途中的座舱盖掉落、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的情况下,会对驾驶员造成极大的身体伤害。风挡玻璃掉落后,首先面临的就是失压,突然的压力变化会对耳膜造成很大伤害。温度骤降到零下20~30度左右(监测显示,当时飞机飞行高度为32000英尺,气温应该为零下40度左右),极度的寒冷会造成驾驶员身体冻伤。
在驾驶舱中,仪表盘被掀开,噪音极大,你什么都听不见。大多数无线电失灵,只能依靠目视水平仪来进行操作。
记者:近万米高空,氧气也非常稀薄吧?
刘:跟客舱一样,驾驶舱失压后,会自动脱落氧气面罩,缺氧问题不大。驾驶舱和客舱是密封隔绝的,因此失压、降温没有对乘客造成影响。
记者:我注意到航班起飞时间是在6点25分,事发时间和位置是什么时候?
刘:应该是7点过,我没注意到准确的时间,离成都的距离大约在100公里至150公里左右。
记者:事发时有什么征兆么?
刘:没有任何征兆,风挡玻璃突然爆裂,“哄”一声发出巨大的声响。我往旁边看时,副驾(身体)已经飞出去一半,半边身体在窗外悬挂。还好,他系了安全带。
驾驶舱物品全都飞起来了,许多设备出现故障,噪音非常大,无法听到无线电。整个飞机震动非常大,无法看清仪表,操作困难。
记者:是怎样的困难法?
刘:瞬间失压和低温让人非常难受,每一个动作都非常困难。你要知道,当时飞机的速度是八九百公里(每小时),又在那么高的高度。我给你打个比喻:如果你在零下四五度的哈尔滨大街上,开车以200公里的时速狂奔,你把手伸出窗外,你能做什么?
记者:确实非常困难。我听说发出了7700的指令?
刘:是我发的,在下降时候发的,发生了故障马上就要发这个,相当于是表示“现在我需要帮助”,管制台会看到它,知道大概的情况,发生了一个怎么样的问题,键盘输入数字。
记者:在自动驾驶完全失灵,仪表盘损坏,无法得知飞行数据的情况下,如何确定方向、航向,返航机场的位置等等?
刘:是的,完全是全人工操作,目视靠自己来判断,民航很多是自动设备,其他自动设备都不能提供帮助。这条航线我飞了100次,应该说各方面都比较熟悉。
记者:返航过程中,有没有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
刘:当时只想能不能把飞机安全操作下去,无法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
为避免整个机组进一步受到伤害,要先减速迫降,而在紧急高度下降,噪音极大,自动设备不能提供帮助。完全凭手动和目视,靠毅力掌握方向杆,完成返航迫降。
我当时的身体应该是发出了非常大的抖动。
记者:从飞行数据上可以看出,事故发生后,紧急下降分了两个阶段:一是从32000英尺左右紧急下降高度,二次是从24000英尺高度下降到着陆。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刘:因为当时(飞机)的速度非常大,噪音也很大,必须要进行减速。直接下降的话,会造成飞和机上人员的伤害。
记者:从发生事故到降落花了多少时间?
刘:大概20多分钟。
记者:今天早上的天气情况怎样?对这次紧急迫降是否有影响?
刘:天气帮了很大的忙。今天早上几乎无云,能见度非常好,如果是伴随降雨或者天气状况不好的话,后果无法预料。
记者:业内人士说你们学习飞行时会有一个模拟噪音、低温等过程?
刘:在初级教练机阶段,会有一个极端情况模拟训练。但高度和速度都不可能像这次这么快。
记者:网上有传言着陆后飞机爆了胎?
刘:没有的事。因为飞机超重,并且反推设备不能工作,因此比正常滑行距离要长,轮胎摩擦更久,导致温度过高,然后轮胎自动瘪气——这是一个保护,不是爆胎。
记者:能说说你的经历么?
刘:之前一直在军校飞行。2006年转业后一直在川航工作。
记者:网民说你的这次经历跟《萨利机长》比较像?
刘:《萨利机长》我看过,其实这次跟英航的那次更像。
记者:就是《空中浩劫》里提到的英航5390航班?像你们是不是特别关注那些关于航空题材的电影或纪录片?
刘:对。我们平时会关注特殊的飞行事故,会刻意关注从职业的角度,考虑事故发生原因,自己应该怎么去操作,做一些特殊准备。
记者:有没有想过有自己会遇到这种情况?
刘:平时有一些经验,从刚毕业到现在自己已经飞了几十年了,这方面还是做了一些特别的准备,谁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飞行员这个职业就是与非正常情况打交道,正常的情况大家都没问题。
(3u8633事件通报)5月14日,川航一架a319-100飞机执行重庆至拉萨航班,9800米巡航过程中、mikos点附近,飞机马赫数0.74-0.75,机组发现右侧内风挡出现裂纹,立即申请下高度返航,此时ecam出现右风挡防冰故障信息。随后,右风挡爆裂,机组立即按程序处置,下高度、减速,带氧气面罩,期间由于噪音太大无法建立无线电通讯联系,机组将应答机调至7700。与此同时,客舱内氧气面罩脱落,乘务员按程序广播和处置。在执行超重着陆检查单后,飞机于07:42安全落地。从初步调查情况看,该事件为风挡玻璃爆裂导致失压,机组按要求正常处置,飞机备降成都,安全落地。目前,一名副驾驶、一名乘务员有轻微擦伤,无旅客受伤。
该机于2011年7月26日进入川航,截至2018年5月14日,共使用19912.25小时,12920循环。最近一次a检为4a5,2018年4月12日昆明完成。最近一次c检为3c,2017年3月9日外委成都川维完成。飞机当日无保留故障项目。查询近15日维修记录,该机无风挡故障信息。目前已确认破裂风挡为原装件。详细情况需进一步调查。
再次为全体机组人员点赞!
为刘机长打call!
感谢你们!
另外,我们也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
让挡风玻璃破碎消失了?
等待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