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南桥汽车站对面的五金一条街,这条长约280米的小路洁净安宁、车道通畅,两旁建筑外墙都粉刷成米色调,整齐划一。难以想象的是,在一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杂乱,200余米道路两边的人行道被60家商铺占据,沿街商户跨门占道经营现象严重,每到营业高峰时间便造成交通拥堵,消防安全等令人堪忧。
拆违整改兼顾居民切身利益
“今年起,奉贤区开展‘百路整治’工程,实施‘100+X’条段道路街面环境综合整治,用绣花功夫治理背街小巷,以工匠精神打造‘美丽街区’。”区城管执法局负责人介绍。
考虑到居民实际诉求,全区计划在拆除违建的同时,筹建第三方设计专业力量库,区城管局建立“第三方专业设计公司库”和“修复施工单位库”,目前正进入最后的方案细化和专家评审阶段。同时,全区同步推进整修整饰试点,截至4月底,全区共清除违规水泥硬化面积11502平方米,补种绿化39256平方米。如青村镇对南奉公路(明星桥—法制广场)进行绿化提升及南奉公路花箱摆设;西渡街道、金海社区对屠家村沿线整治后的现场进行覆土、整修;金汇镇拆除新强村、光辉村沿线300米的各类违章搭建后,进行了植树、补绿等;环城东路南桥段、远东路已完成空调移位、墙面粉刷等工作;环城东路环城南路路口增设了花坛、公共绿化。
创新工作方法对照最高标准
“要拆除违法建筑,使违法经营得以取缔,商业和居住行为得以规范,为拥挤马路腾出空间变身林荫小道。”该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探索创新综合整治“七步工作法”,即按照设计编制、“五个先拆”、控新拆旧、分类整治、“四谁”设置、备案登记、长效监管等七条原则及工作流程对非广告户外设施开展法治化、标准化、系统化、智能化治理,将户外招牌的备案登记下放至街镇联席办,对附属照明、霓虹灯等非广告户外设施,一并开展集中整治和“备案登记”。新规推行以来,重新装修的业主在城管执法队员的告知下,主动将户外招牌及立面装修相关文字材料送街镇联席办受理窗口办理“备案登记”手续。
目前,全区正积极学习杭州江干区、静安区“美丽城区”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坚持“拆、移、围、封、调”工作思路不变,同步开展方案编制和整修整饰工作。对“百路整治”工程推进情况,实行“一周一督查、一月一排名、一季一通报”。做强街镇网格化管理,实行一线城管执法队员“划片、包段、管区、治顽点”的网格化勤务模式,城管队员每天至少3小时在“责任田”巡查和执法。城管执法局还指导各街镇建立“一体化快速综合执法处置队伍”。
此外,全区已初步研究制定了《“百路整治”工程(美丽街区)的奖补方案》,按照“早干早得、多干多得”的竞争性激励原则和“做成一条、奖补一条”的结果导向原则,对各街镇、社区、开发区推进整治、修复、建设、提升工作动作快、成效好的,经验收通过后按规定标准进行奖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