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上海工业信息 2018年第34期

2018-5-11 0:00:00发布80次查看
工信部: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近日表示,我国将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推动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向数据驱动型创新体系和发展模式转变。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加快布局平台培育、测试验证、百万工业企业上云、百万工业app培育四大工程,平台体系顶层设计日臻完善。部分初创企业依托平台开发新型工业app并实现商业化应用,以平台为核心的工业互联网生态正加速构建。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建设现代化工业体系的重要支撑,是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焊接点。陈肇雄说,我国将从抓好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抓好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推广、抓好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建设三方面入手,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据介绍,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发布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推广工程实施指南,分期遴选一批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导建设一批企业级平台,实施工业设备上云“领跑者”计划,带动百万工业企业“上云”。此外,还将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试点示范,鼓励各地因地制宜,面向优势产业、特定行业、具体场景,开展平台应用的先行先试。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表示,当前我国制造业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并存,融合发展水平不平衡不充分现象明显。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有利于推动制造业沿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演进升级,加快培育新动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持久动力。
国家发改委明确2018年煤炭煤电去产能任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第三年,去产能工作的指向更加具体,路径更加清晰。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以下简称会议),部署安排2018年钢铁、煤炭、煤电去产能重点工作。《关于做好2018年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通知》同期发布。
2018年,我国将再退出粗钢产能3000万吨左右,基本完成“十三五”期间压减粗钢产能1.5亿吨的上限目标任务;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左右,确保8亿吨左右煤炭去产能目标实现三年“大头落地”;淘汰关停不达标的3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含燃煤自备机组),2018年全国淘汰煤电落后产能400万千瓦。
会议指出,2018年化解过剩产能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去产能,实现由总量性去产能为主转向结构性去产能、系统性优产能为主,更加突出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在“破”“立”“降”上下功夫,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促进价格基本稳定;更加严格执行质量、环保、能耗、安全等法规标准,严格治理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倒逼落后产能退出,巩固已有成果,防止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
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要对长期停工停产、连年亏损、资不抵债,没有生存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僵尸企业”,加快实施整体退出、关停出清、重组整合,加快形成市场决定要素配置的机制,释放错配资源。各地要进一步梳理排查,列出名单、制定计划、全面稽查、上报结果。尽快修订有关资产处置、债务清偿、企业破产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完善“僵尸企业”破产重整机制,为“僵尸企业”出清创造有利条件。
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重点做到六个方面:一是总量平衡。加强市场供需监测预警,既要坚定不移去产能,又要防止出现结构性、区域性、时段性供应紧张。更多发挥北方煤炭优质产能作用,通过先进产能有序地增,实现落后产能有序地退。二是产品优质。增加高端钢材品种有效供给能力,严格控制劣质煤的开发、进口和使用,加大煤炭洗选加工,为社会提供更清洁、更优质、更经济的钢铁煤炭产品。三是清洁安全。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快促进钢铁行业整体节能环保水平提升,积极推进煤炭绿色开采和清洁高效利用,加大具备条件的煤电机组能效环保改造力度,不断提高清洁安全发展水平。四是价格合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立科学的定价机制和抑制价格异常波动机制,引导钢铁、煤炭价格稳定在合理区间。五是调峰有效。研究建立调峰和应急储备制度,大幅度提升煤炭和电力系统调峰能力。六是运力适应。推动加快北煤南运大通道建设,加强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保障重点区域电煤运输需求。
会议强调,去产能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实现转型升级。要按照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积极推进煤电联营和钢铁煤炭行业兼并重组。通过开展跨区域指标交易和产能协作等方式,引导有效产能向优势企业和地区集中,推动钢铁、煤炭、煤电向成本低的地方优化布局。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加快实现新旧发展动能转换。
会议指出,去产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谋划、有序推进,完善相关配套措施,职工安置、资产债务处置和长效机制建设是重中之重。
据悉,2016年以来,我国已累计退出粗钢产能超过1.2亿吨、煤炭产能超过5亿吨,分流安置职工110余万人,2017年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6500万千瓦,提前超额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供给质量和效率的大幅提升。
2017年我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超2700亿元
工信部信软司司长谢少锋近日表示,2017年我国电子政务市场的规模超过了2700亿元,同比增长16%,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
电子政务集中体现了国家意志,是推动技术进步、产业发展、管理变革的风向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成为带动信息化发展的引擎,成为拉动数字经济、数字中国建设的动力和示范。电子政务在过去的几年中,基本实现了部门办公的自动化、重点业务的信息化、政府网站的普及化,已成为政府高效履职和推动落实“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平台,更是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动力。
电子政务对产业发展具有拉动作用,特别是带动软件,包括办公软件、操作系统、安全软件等产品的销售超过了370万套,一批年均收入超过50亿元的系统集成的服务企业成为行业发展的主力。政务的云平台、政务大数据等新业态快速演进,并催生了新的增长点,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
要充分认识电子政务建设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电子政务关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必须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面向新时代产业发展的主题,改革治理需要回应社会公众的期望,有勇于担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顺应技术产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运用新技术和新模式,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实现政务创新和技术产业发展的互助供给。
要持续提升电子政务的产业支撑能力。工信部高度重视电子政务产业能力建设,在政策、技术、产业等方面全面布局,着力抓好产业体系建设各项任务落实。一是夯实产业技术基础,面向党政办公应用需求,加大对骨干企业的培育支持力度,持续推进安全可靠联合攻关,体系化地提升整机操作系统与中间件数据库、办公套件等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达到万人用户规模应用的支撑水平,实现了基本可用的重大突破。二是开展新技术新模式创新。与有关部门联合实施云计算重大工程,支持政务云平台的研发和应用示范,开展云服务能力评估,落实大数据发展新动能,遴选政务大数据解决方案等优秀的大数据案例,并向全国推广应用。三是加快制定标准并推广应用,有效解决了政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技术和产品的管理问题。
要努力开创电子政务产业支撑工作新局面。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动力的攻关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聚焦构建新型的信息产业生态,推动出台新时代软件产业的支持政策,加快实施软件平衡工程,发挥软件定义赋能复制的技术优势,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研发。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和流通,持续释放数据红利,持续培育信息技术的大企业,制定完善信息技术服务系列标准,积极探索政务公开、数据开放和社会治理的新模式。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