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松江区扮父亲时成熟稳重,扮儿子时孱弱可怜—— 小青年分饰“父子”诈骗单身妈妈

2018-5-15 15:07:00发布67次查看

一会儿是成熟稳重的单身“父亲”,一会儿却成了缺少关爱的打工“少年”。“父亲”对“儿子”心有亏欠,“儿子”对“父亲”感情疏远,善良的刘女士对这对“可怜”的父子产生了怜悯,频频出手相助。然而,谁知这其实是“一人分饰两角”的一场精心骗局,刘女士发现自己被骗后报了警,这出父子“双簧”终于被揭穿,看似孱弱的小青年竟是有案底的诈骗老手。
经查,犯罪嫌疑人王豫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刘女士财物价值高达5万余元。近日,经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王豫强因犯诈骗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3年半,并处罚金5000元。与前罪并罚后,最终王豫强被判处执行有期徒刑5年半,并处罚金1万元。
单身妈妈结识“海外网友”
市民刘女士是一名单身妈妈,早年与丈夫离异,带着两个女儿生活。前年6月,她在QQ上认识了一名网名为“风雨同舟”的男子,男子称自己真名叫王豫强,住在北京,但是常年在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做珠宝生意。刘女士在深入聊天中获知,王豫强和妻子已经离异,有一个19岁的儿子名叫王杰。
虽然身处异地也没有见过面,但两人在QQ聊天中逐渐熟悉了彼此,聊得甚是“投缘”,刘女士对王豫强印象不错,对他也愈发信任。
去年2月,王豫强在QQ上告诉刘女士,王杰去上海打工了,希望刘女士帮忙照顾一下。刘女士一口就答应了,随后便加了王杰的QQ,询问他的生活状况以表关心。后来,王豫强又在线上聊天中向刘女士倾诉,由于自己常年在外做生意,父子间有些隔阂,希望刘女士能与王杰亲近些,进而帮他改善父子关系,并提出想让刘女士帮王杰买部手机,方便自己联系王杰,等自己回国后再把买手机的钱还给刘女士。
为“传递父爱”伸手相助
身为单身母亲,刘女士特别理解这种对子女带有“亏欠感”的关爱,她答应帮王杰买部手机,并在QQ上与王杰约定了见面时间。去年4月2日,刘女士和王杰相约在南京东路西藏中路路口相见。刘女士见到了王杰,一个20岁左右的小青年,身高不足1.6米,很瘦,单薄的体型让刘女士又多了几分怜惜。
王杰在用带着湖南口音的普通话与刘女士简单交流了几句后,就提出让她给自己买一部手机,并以自己惯用苹果手机为由,点名要买一部当时配置最高的内存为128G的iPhone7plus。刘女士起初有些犹豫,但转念一想,自己只是先垫付这笔钱,等王豫强回国后就会归还,于是她掏钱在附近的苹果专卖店以7188元的价格买了一部苹果手机。之后,她还前往联通营业厅用自己的身份证给王杰办理了新手机号。
买了手机后,王杰又说自己在打工时将新疆老板的儿子从楼梯上推下去,导致其受伤,还欠老板4万多元医药费,想让刘女士借钱帮忙还债。一开口就是4万多元,刘女士没有立刻答应,说要回去考虑考虑。
回去后,刘女士在QQ上告诉王豫强,王杰欠了4万多元医药费。王豫强请刘女士务必帮忙,先把医药费还上,自己月底就回国,到时再把所有钱归还给她。善良的刘女士再一次相信了,她决定再帮这个缺少关爱的孩子一把。4月5日中午,刘女士与王杰约在轨交9号线松江大学城站附近见面。见面后,刘女士先给王杰2000元作为零花钱,接着又带他去吃饭、看电影。看完电影后,刘女士带王杰到附近工商银行取款机上,分7次取出2万元现金交给他,然后又将一张存有2万元的银行卡给了他。之后王杰将卡里的钱全数取走。
几天后,刘女士又接到王杰的电话,王杰说自己要去看望奶奶,想买些体面的衣服,于是刘女士通过支付宝又转给他3000元钱。
谎言揭穿父子竟是同一人
王豫强每次在QQ上和刘女士谈起王杰时,都充满感激,常说多亏有刘女士帮助自己照顾王杰,拉近了父子间的关系。他告诉刘女士,自己将在4月25日回国,到时候将约她见面。
眼见王豫强回国的日子越来越近,刘女士很是期待。4月23日中午,刘女士拨打了王杰电话,想问问他的近况,却听到语音提示称对方已关机。刘女士打开QQ,准备给王杰留言,却发现王杰在23日凌晨2时左右发来信息,说自己是骗子,王豫强和王杰都是他一人假扮的,并提出不要再联系了。
刘女士一下子懵了,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落入这样一个精心布局的陷阱里。那些看似深沉稳重的话语,原来都是由一个20岁的小青年编出来的谎言。发现被骗后,刘女士立即赶到派出所报了警。
根据刘女士提供的线索,警方展开了调查,迅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王豫强,并在湖南老家将其抓获。到案后,王豫强如实供述了自己扮演父子两个身份,骗取刘女士钱财的事实。刘女士花高价给其购买的手机,他当天就以5000多元的价格转手卖出,卖得钱款再加上多次从刘女士处骗得的4.5万元现款,大部分都被他用于偿还个人赌债。
更让刘女士没想到的是,这个饰演父子“双簧”的王豫强,竟然还是个有案底的诈骗老手。警方调查后发现,早在2013年,王豫强就曾用过类似手法诈骗,被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并处罚金5000元。谁知缓刑期还没结束,王豫强就“重操旧业”,再次戴上面具伪装身份骗钱。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