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夏毓婕5月14日报道:“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生态篇”上海站网络主题活动今日上午正式启动,采访团首站走进崇明区,探访崇明岛的生态水源地原水工程和农村生态社区建设情况。
位于长江口的崇明岛,是中国第三大岛,宛如一颗绿宝石镶嵌在入海口,为长江经济带生态大保护画上点睛之笔。为打造世界级生态岛,崇明把规划做到了2035年。根据《规划》,崇明区将建设成为在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经济社会发展、人居品质等方面具有全球引领示范作用的世界级生态岛。
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改善原水供应质量,保障城市饮用水安全
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是解决上海市饮用水水源的重大市政民生工程,其中主要包括青草沙水库、长江过江管道、输水管道及增压泵站三部分。东方网记者跟随采访团来到崇明长兴岛西北侧的青草沙水库,该水库目前为国内外最大的河口江心避咸蓄淡原水水库。
图片说明:青草沙水库全景
据介绍,青草沙水库是上海这座特大城市供水的“主力军”,总面积约67.2平方公里,最大库容为5.53亿立方米,可在最长连续68天不取水的情况下正常供水。自从2011年全面建成通水以来,超过1300万人口受益,改变上海80%以上自来水源取自黄浦江的格局。
图片说明:青草沙水库有48公里的长堤
崇明因水而生,水质是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重要指标。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水库装有自动检测水质的装置,每天也会进行人工检测,且青草沙水源地位于长江口江心部位,不受陆域排污的干扰,现在水体水质属于一类至二类。
竖新镇仙桥村生态乡村:着力建设农村精神文明,打造五美社区
图片说明:仙桥村家训墙
“雾散仙桥出,转角桃源入。来客无所赠,唯有长寿福。”近年来,崇明区竖新镇仙桥村围绕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着力建设农村精神文明,打造“自然生态美、环境宜居美、绿色产业美、乡风文明美、生活幸福美”的五美社区。走进仙桥村,长约30余米的家训墙、种满瓜果的大暖棚、充满欢声笑语的睦邻点、极具特色朴素精致的民宿......处处吸引了采访团的目光。
图片说明:民宿保留了崇明土灶,兼具乡野的韵味和现代生活的舒适
仙桥村优美的自然环境、淳朴的民俗风貌,吸引了众多都市游客前来,农旅产业为此也发展迅速。“花觅”是当地有名的民宿,由同济大学团队设计改造。据介绍,花觅由原来的三层民房改造而来,能住下20个人。最有特色的是,小屋内还保留了崇明土灶,同时兼具乡野的韵味和现代生活的舒适。可以接待几家人出行或团建活动,一天价格在5200元。
走访中,记者发现村子里设有多处垃圾分类投放站、污水和湿垃圾处理站。据仙桥村大学生村官赵冰介绍,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仙桥村全乡已形成了环境建设人人参与、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图片说明:每户人家都挂有自家的家训
赵冰告诉记者,前几年,同济大学项目组在村里承包了30亩地做实验,前两年大学生没有种任何农作物。荒草丛生的土地令勤俭的村民十分心疼,他们也不能理解“农药化肥残留物过高,空着养地”的回复。直到原先1.45元的水稻一斤经过生态种植后卖到18元一斤,这样真实的经济效益才使村民们留下了深刻的保护生态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