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保”保障“舌尖安全” 宝山率先推出废弃食品收运处置系统
2018-5-14 15:00:42发布72次查看
图片说明:倪晓峰副局长介绍宝山区过期、不合格食品收运处置系统
东方网5月14日消息:过期、不合格等废弃食品如何处置?如何确保废弃食品的处置纳入全程监督管理,避免重新流入市场?记者从今天下午召开的发布会上了解到,宝山区市场监管局依托“过期、不合格食品收运处置系统”(又称“食安保”),在全市率先实现废弃食品“互联网+退市”的全过程闭环式监管,有效解决了这一社会关注的问题。
聚焦群众反映突出问题,建立废弃食品退市渠道
宝山拥有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3家,承担着全市批发市场60%以上的牛羊肉和鲜活水产品供应量,另有食品生产企业、超市卖场及集贸市场200余家,每天产生约2、3吨的废弃食品。根据《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染色、毁形等措施对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予以销毁,或者进行无害化处理,并记录处置结果。”但是,目前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产生过期、不合格、不可食用等废弃食品毁形、染色后无统一的销毁渠道,随意丢弃到社会垃圾箱或混同一般垃圾处置的情况普遍,自主进行无害化处理因储存运输、量少成本高等问题难以操作;监管部门只能通过突击检查、台账查验和查看视频等进行事后监管,监管实效性不强,难以杜绝废弃食品回流餐桌的隐患。
宝山区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食品安全事中事后监管方式,借助第三方力量开发了“过期、不合格食品收运处置系统”,将法律法规规定的不可食用生猪产品、禁止生产经营食品、过期食品、不合格食品等(统称为“废弃食品”)进行统一收运处置,并在宝山区批发市场、“守信超市”、“放心肉菜超市”、标准化菜场、肉制品加工企业先行试点,有效规范废弃食品退市渠道,督促企业诚信、透明经营,解决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
运用“互联网+”手段,提升废弃食品科学管理水平
图片说明:发布会现场介绍“食安保”系统的处置流程
“食安保”系统通过产生方、收运方、处置方手机app二维码扫描,形成废弃食品收、运、处信息流。其中,废弃食品产生方称重、拍照、录入生成废弃食品电子信息并线上提交收运申请;收运方设立专门台账、专人收集、专车运输、gps定位,对废弃食品进行集中收集并运输;处置方以有机垃圾生物发酵转化工艺,将废弃食品再利用于蚯蚓养殖等,实现废弃食品的资源化再利用。
图片说明:产生方实时了解己方订单状态,并可实时了解己方被收运物品在哪里(实时轨迹)
图片说明:收运方确认收运信息,进行装车,过期食品发往处置单位
同时,“食安保”平台设置监管部门登录端口,对废弃食品产生方、收运方、处置方进行信息化实时监管,对收处环节检查发现或群众举报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现场核查,确保废弃食品流向合法、安全,形成从食品生产经营到科学退市的全过程、闭环式监管链条。
自“食安保”系统3月15日上线试运行以来,已开通企业用户24家,覆盖3个批发市场在内的100余家废弃食品产生单位,累计收运不可食用生猪产品等废弃食品3000余公斤。
下一步,宝山区市场监管局将全面实施《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深入贯彻《上海市建设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行动方案》,深化建设食品药品“十三五”规划“舌尖上的安全”治理工程,以点带面,继续扩大“食安保”收运处置系统使用的覆盖面,深化“互联网+退市”信息化监管工作,对使用“食安保”平台的单位和废弃食品收运处置情况进行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