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援建不走老套路,上海这所学校建立“临时”党支部与青海、西藏共享城建经验

2018-5-13 18:25:21发布82次查看
  原标题:援建不走老套路,上海这所学校建立“临时”党支部与青海、西藏共享城建经验
“我在青海果洛就负责动拆迁,遇到了很多难题,想向您请教。”近日,在北站街道考察动拆迁和现代新型社区的管理时,一名来自青海果洛建设系统的骨干对北站街道党工委书记说。原来,这次考察是上海城建学院的援建活动之一。5月初,来自西藏日喀则住建系统的22名骨干、来自青海果洛建设系统的29名骨干,在上海城建学院参加为期15天的高级培训。此次援建活动不仅传授先进的上海建造技术与标准,还组织上海教师与培训班的党员成立了2个临时党支部,传播与共享上海的党建资源,这在上海援建工作中尚属首创。
来自果洛、日喀则的学员观摩社区建设
一大会址的“双重解读”
“我已经是第二次来到上海,参加上海城建学院的专业培训了。”来自青海果洛的尼玛才让告诉记者。在果洛,他在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这次来上海主要是来学习工程建设管理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方式。成立临时党支部后,他也被评选为了果洛州培训班支部书记。
记者见到尼玛才让时,他正准备去中共一大会址内,在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地方重温入党誓词。他告诉记者,他大学毕业后第二年就入党了,已经做了22年的党员。“这次大家选我为临时党支部书记,也是因为我党龄最长。这是我第二次来一大会址,这次来到这里再次宣誓,让我有了不一样的感受。”此次组织成立临时党支部,把党建活动有机融入到专业培训中,安排重温党史、参观一大会址、党建互动等活动,让他受益匪浅。
学员了解石库门建筑
不仅如此,中共一大会址不只是“红色之源”,也是上海一处独一无二的地标,对城建人来说有着独特的专业研究价值。对果洛、日喀则临时支部的学员们来说,来到新天地、一大会址,从城建专业与党建工作的角度,进行现场的“双重解读”,也赋予了这次培训更丰富的内涵。
上海城建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黄诗标透露,为有机融合城建与党建元素,此次培训课程安排了多领域的专家,让来自果洛和日喀则的骨干们亲身体会新天地独特的理念,将上海城建的先进理念用各种形式传达给他们。不少参与培训的骨干表示,他们将把在上海学习到的先进理念带回,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不会解散的“临时”支部
“学校长期以来都非常重视援建工作,从2012年就开始了援建培训。”上海城建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党支部书记董渭龙告诉记者。据他介绍,近年来,学院输送了多名党员骨干教师赴西部支教,并在上海举办西部骨干培训班,挑选骨干教师提供管理和教学服务。
不过,若是按照原来的“套路”进行培训并不够,为了进一步探索将党建工作融入援建工作的新路径,学校尝试了一种新的载体——在培训班中成立临时党支部。董渭龙告诉记者,此次援建培训中,西藏日喀则培训班的所有学员都是党员,青海果洛班上的党员也占到了一半。过去,培训班采取的是成立班委的形式,但效果并不好,有些学员较为松散。成立临时党支部也是为了时刻提醒学员,在培训中也要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培训班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聆听北站街道的旧城改造经验
下周,学员们就将结束培训班的日程。培训班的结束,不是临时支部的结束,而是恰恰相反,拉开了临时支部活动的序幕。董渭龙告诉记者,“临时支部”号称“临时”,但永不解散,之后也将为援建工作中的党建合作、资源共享提供渠道,“培训班结束了,但是私下的交流不会结束。通过和培训班,学员建立起私人的沟通和情谊,临时支部也将成为沟通协作、结对联系的长期平台。”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