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柏可林5月11日报道:日前,证监会针对个人开出了一张高达1.29亿元的罚单,被处罚的对象是一名叫“廖英强”的证券节目主持人。证监会在处罚决定中说明,廖英强利用其知名证券节目主持人的影响力,在其微博、博客上公开评价、推荐股票,在推荐前使用其控制的账户组买入相关股票,并在荐股后的下午或次日集中卖出。
据了解,该案相关线索由沪深两所交易监察部门上报。那么,上海证券交易所一线监管部门是如何有效发现、识别此类“黑嘴”荐股操纵线索的呢?5月11日,上交所向记者透露了“廖英强”案的诸多细节。
大数据排查 锁定获利嫌疑账户
上交所告诉记者,2015年中,上交所通过舆情热度与交易实时监控,及时发现了相关线索。
首先,舆情监控发现微博账号“一财廖英强”市场关注度较高,尤其是交易日午间发布的股评节目点击率居高不下。同时,交易实时监控发现“廖英强”同名账户交易相关股票存在明显异常。在此基础上,一线监管人员持续跟踪其微博发布的荐股信息,并通过大数据平台扫描全市场荐股前后交易账户,进而根据账户交易相应股票的频率、金额、交易时点等信息开展排查,锁定了一批在荐股前埋伏、荐股后卖出获利的嫌疑账户。
经过一段时期的跟踪监控,在积累了大量事实依据后,上交所及时准确地向证监会上报了相关账户违规线索,有力地支持了后续稽查执法工作。
上交所表示,廖英强在担任财经节目主持人期间,利用自身作为明星股评家的影响力,扰乱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侵害公众投资者的利益,明显违反禁止市场操纵的相关规定,属于典型的“黑嘴”荐股行为,违规情节极为恶劣。
“黑嘴”寄生自媒体平台
“黑嘴”荐股始终是交易所一线监管的重点之一。“黑嘴”操纵,通常是指证券市场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员,先行买入相关股票后,通过纸媒、网络、自媒体平台等渠道推荐其股票或散布利好消息,人为引导不知情投资者跟风买入后趁机高点卖出。
近年来,随着微博、股吧等网络自媒介的兴起,“黑嘴”不再依赖报刊、电视节目、门户网站等公众媒体,而是借助微博、qq群、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直播网站等自媒体平台,以发布短视频、帖子、群消息等方式散布荐股信息,荐股手段更加隐蔽,规避监管意图明显。“廖英强”一案即属于此类新型“黑嘴”荐股行为。
针对当前“黑嘴”监管形势变化,上交所从舆情预警、盘中跟踪、盘后大数据分析三方面着手,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监控分析和线索上报体系。未来,上交所还将进一步完善相关监管机制与监察系统功能,及时上报“黑嘴”操纵违规线索,维护市场交易秩序。
上交所提醒,投资者应当高度警惕市场上某些“股评大师”的所谓“荐股”报告,改变盲目跟风的交易习惯,秉持基于上市公司基本面的价值投资,避免成为“黑嘴”操纵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