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印象中的大学老师是啥样?
这样?
这样?
还是这样?
但是,在东华大学,我们看到了这样的
身穿工作服,头戴防护面罩,手上一会儿拿着电钻这里钻个孔,一会儿拿着抛光机那里打磨下表面……
what?这应该是哪个工地上的“师傅”吧?!怎么可能是老师?
没错!这就是一位大学老师,还是一位教艺术设计的大学老师!而他的“工地”正是在自己工作的大学校园里!!!
5月8日,东华设计园在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开园,作为东华大学艺术设计实训教学中心,这个设计园不仅由该校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设计学科师生亲手设计打造,更将成为培养设计界大学生“鲁班”的又一摇篮。
叮叮当当~~~
大师傅带起了“爱动手的小徒弟
崔齐副教授2003年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毕业后,就进入了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任教。记者走进东华设计园实地采访时,遇到的“施工师傅”正是他。乍看之下根本不会把穿着工作服作业的他跟印象中的大学教授联系在一起。上前一打听才知道,崔老师在室外作业的是设计园内的一处金属雕塑景观,而金属造型艺术创作与金属工艺制作正是崔老师的研究方向,可谓是真正的“学以致用”。
东华学子在设计园里开展艺术设计实践
而在旁边的金属工艺室里,几位崔老师的学生也正在拿着各式金属制作工具叮叮当当地敲打制作着,大小“工匠”们齐上阵,让冰冷的金属在他们的巧手设计和改造中焕发出艺术的光彩。而像这样加强对学生设计动手能力特别是“工匠精神”的培养,正是东华设计园的初衷。
东华学子在设计园里开展艺术设计实践
快来get一下东华最in文化新地标!
东华设计园位于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西南角,占地总面积约为4300多㎡,是由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负责建设管理的设计艺术教育实践园区。
东华设计园外景
园区包括染织实验室、石膏工艺室、雕塑工艺实验室、陶艺室、摄影实验室、丝网印刷实验室、手绘工作室、金属艺术实验室等10个教学实践区域以及1个多功能综合展厅、1个艺术书吧,将主要服务于东华大学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实践教育教学以及相关艺术交流。
艺术中看不中用?
no!艺术从来都为生活服务
长期以来,一谈起艺术设计,人们总会有种“看上去很美,中看不中用”的感觉。
“但艺术的终极目的,是为生活服务的,所以我们培养艺术设计人才必须要‘接地气’”,作为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在发展中始终坚持这样的发展理念。
东华学子在设计园里开展艺术设计实践
他告诉记者,学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经常会有许多好的设计理念,却苦于周边环境条件的有限而无法实现或大打折扣,有的学生为了给自己的设计作品打样,甚至要跑到很远的工厂去。
“如果我们能在校内就能为学生解决设计实践上的问题,让学生‘足不出校’就可以实现设计理念,无疑是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一大利好。”
东华学子在设计园里开展艺术设计实践
学生就是“小苗”
这儿就是我们的“菜园子”
东华设计园一隅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冯信群则生动地把东华设计园比作了“菜园子”,在他看来,“学生就是小苗,我们在学校里开辟一块‘地’,让学生在这儿实践动手、劳作成长,让这些‘小苗’在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中慢慢长大,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更符合社会需要”。
东华师生设计的金属工艺作品
据了解,东华设计园除了为学校艺术设计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实践教学服务之外,还将引入国内外知名设计师和各种文化艺术领域的行家里手作为驻园艺术家,帮助学生开拓艺术设计视野。在设计园开园当天,就有来自贵州的传统刺绣艺术家们前来参加,他们作为东华大学《传统刺绣创意设计》第三期非遗研修班的学员,将把刺绣这一非遗艺术带到东华学子的艺术设计实践课堂。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实验室主任陈春云说,这样的开放式实验教学,不仅让学生跟着课程学,更跟着设计名家学,在与校内外各类艺术家的学习交流中加深对艺术设计的认识。
非遗研修班学员展示
今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了2017年学位授权审核结果,东华大学设计学成为此轮全国仅批准的2个设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之一。这既是对东华大学在设计学领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的有力肯定,更为设计学科未来的发展尤其是教育打下更加高层次而深厚的基础。而设计园的开园,则为设计学科的人才培养添翼助力。东华大学将依托设计园等艺术实践教育平台,不断加强设计学科育人,为服务人们美好生活和城市社会发展作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