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1月华漕大调研拉开序幕以来,截至5月8日,华漕镇整体面上共收集问题15146个,现已进入集中梳理、解决问题阶段。为切实提高“大调研”工作实效,华漕镇引入“四分法”,分层分类解决问题,目前已解决问题11693个,问题解决率为77.2%
八大类,热点问题分类研究
为进一步找准问题解决的关键点,华漕镇大调研办公室定期对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并梳理出老百姓反映较集中、关注度较高的前8大类热点问题,暨交通类(2241条)、噪音类(2088条)、动迁类(1305条)、经济综合类(1013条)、市容环境类(914条)、村宅管理类(865)、社会救助与保障类(735条)、科教文卫类(465条),8大热点问题约占我镇问题总数的55%。
针对这部分共性问题,根据不同类型,分别流转至七大组,并由其梳理出统一回复口径,加快回复解决速度。
“四分法”,找准重点助突破
根据问题解决途径,华漕镇对收集问题主要采取分层解决法,分为4大类:市区“三跨”、需区协调解决、需镇协调解决、居村自行解决,其中重点关注前两类即市区“三跨”类及需区协调解决类问题。
为进一步推进问题解决率,华漕团联系单位区委政研室每月召开工作例会会诊研究,区委政研室定期前来进行指导。
会诊研究,“三跨”问题迎春天
“三跨”问题错综复杂,由镇层面处理困难重重。在4月20日的大调研“三跨”问题专题推进会上,区委政研室主任袁家华也给予了相关指导。
会上,袁家华对华漕团当下阶段问题处置方面提出了几点意见:一是是针对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的问题,要以专报的形式报区委区政府或区相关部门;二是土地减量化指标、水务资金等问题,由区委政研室与区相关部门沟通和对接。
专题会议,“老大难”迎来正解
在袁家华的指导及区委政研室牵头下,5月7日华漕镇土地减量化事宜沟通会就在区财政局召开,会议针对华漕镇的土地减量化问题进行商讨解决途径。区规土局副局长朱静、区财政局副局长贾兰兰针对土地减量化两大难题现场回应,为这个“老大难”问题指明方向。
针对2018年减量化任务较难完成,朱静表示今年市局下达的任务大幅度增加,考虑在政策范围内,将立项范围适当扩大,既要完成任务量,也不增加街镇压力。
针对减量化奖励资金申请难,贾兰兰表示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及时下拨资金:一是会同区规土局,明确操作口径后正式发文,把评估报告、承诺书等相关材料形成清单、出具模板。二是建议华漕镇2017年申请的12个项目全部启动。三是针对2015—2017年期间已完成的土地减量化项目,出具清算报告以备审计。针对未完成的项目,凭协议申请资金以加快资金拨付。
副镇长喻文熙提出,为了做好土地减量化工作,一是要密切合作,无缝衔接;二是要依法依规,实事求是;三是针对土地减量化成本大幅度上升、远超于奖励资金标准的问题,建议区委区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以保障后续工作切实可行、保证村集体利益。
借着大调研工作的契机,不仅土地减量化这个“老大难”,更多的华漕“大调研”问题即将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