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下午,同济黄浦设计创意中学面向全区,开展了高一年级创新项目课程《梦之桥---多元视角下的创新思维》的跨学科展示课《中国桥 中国造》。
黄浦区教育学院院长奚晓晶、书记赵其坤、副院长邢至晖、副院长冯强、监测中心主任严明、课程中心主任韩立芬,黄浦区教育局中教科科长刘丹,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助理杨皓,上海市特级校长卢起升等部分兄弟学校校长、书记、教师以及相关学科教研员参加了本次课程展示活动。
本次梦之桥项目是学校pbl创新课程,课程从4月23日开始至5月18日结束,课程指导教师主要由学校基础型教师担任,学校高级顾问tiina laurila、同济大学专家教授给予专业上的指导。该项目试图从文学、艺术、历史、政治、物理、化学等多个维度对“桥”进行解构,引导学生从多元视角审视和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敏锐度、拓展其思考问题的维度、提高运用设计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桥 中国造》由政治教师高丽霞和物理教师魏娜联合执教,通过本节课的跨学科授课,将学生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享、串联和提升,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中国桥的背后是伟大的中国造,学生经过设计制作简易桥梁结构模型、海报制作,对模型的改进和完善、承重测试加载,将桥梁工程知识与高中学科知识结合,体会造桥工艺的科学性与严谨性,为接下来将要进行的黄浦江滨江大道的人行桥设计奠定基础。
参加展示活动的领导和老师对同济黄浦设计创意中学在跨学科课程上的创新做法给予了肯定,也对学校基础型课程教师在跨学科课程融合方面的意识和能力表示了赞扬。
黄浦区教育学院奚晓晶院长特别指出:在基础型课程教学中,要关注如何运用更加丰富的形式来落实,同时对创新特色课程中融合的基础知识点也要更加精准把握。
作为一所以创新教育为特色的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将总结近一年来在pbl(目前最适合设计创新教育的教学组织方式)跨学科教学方面经验,继续依托格致教育集团、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育资源,为在校学生提供高品质、高水准的基础性课程与具有国际视野、以“设计思维”为导向的拓展型、研究型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