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黄浦区南京西路街道把助餐服务做到了老人心里

2018-5-10 14:17:58发布64次查看

去年10月,街道首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投入运行
正在用餐的社区老人们
中心厨房的工作人员将居民送来的锦旗挂在了取餐区的墙上
4月24日一早,南京西路街道服务办的工作人员刚踏进办公室,保安师傅便送来了一封请邵主任签收的信件,署名为延中乐龄老人。尽管带着几分疑惑,邵主任还是将信件打开,细细阅读了起来。不一会儿,她脸上露出了微笑。
原来,这是一封由四十多位老人联名写就的表扬信,特地“点赞”服务办推出的为老助餐服务。
大调研期间,南京西路街道通过听取各方意见,进一步扩大了社区为老助餐的用餐人数和数量,提升了用餐品质和服务,取得了初步性的显著成效。截至2018年第一个季度,街道的为老助餐工作共服务1618人次,用餐总客数达46433份。日均用餐人数达到500人次,日均用餐客数达680份,社区居民对于街道合作的两家助餐公司的总体满意度达85%以上。
九元营养餐受热捧
每天到了午餐时刻,位于长乐路528号的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一楼的用餐区人声鼎沸。
来自南京西路街道各个居民区的老人,陆续从家中赶来,相聚在这里,共同享用美味的菜肴。在取餐区,只要拿出“福民一卡通”轻轻一刷——滴,中心厨房的阿姨就会亲切地递上一份精美的套餐。一个大荤、一个小荤、一个时令蔬菜、一份例汤和一份米饭,只要九元钱。
大调研期间,前来中心用餐的老人显著提升。南京西路街道助餐服务的合作单位汉宫中心厨房的经理钱怡向记者介绍,吸引居民们的因素不仅在于优惠的价格,还在于营养美味的菜品与优质的服务。
“前期,菜肴的搭配都是经过了专业营养师的考量。比如,一个老人一天所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我们都会合理搭配。”钱怡取下贴在取餐口的一份菜单,指着主食补充道:“为了营养均衡,厨房每过两天都会在主食中加入杂粮。”
除了必要的营养指标和口感,中心厨房也会考虑到菜品的“颜值”,即配色和摆盘。工作人员表示,南京西路街道历史文化悠久,居民们都是“精致的老人”,因此,中心厨房的助餐服务也力求做到色香味俱全,让大家享用精致的午餐。
多方调研定制“爱心助餐”
为了保证用餐的品质,汉宫中心厨房做了两件事。
一方面保证每天的菜单不重样,厨师长每周更换菜单,及时根据受欢迎程度更新菜品。为此,钱怡的电脑里专门建立了一个菜单库,每月不断更新品类。现在,他的文件夹里已经收藏了上千个菜品。
另一方面限制供应数量,以保证质量为主。中心厨房空间不大,工作人员数量有限,为保证口感,切配和烧饭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比如,午餐从11点半开始,工作人员需要在9点半之前烧好所有的饭菜,在11点之前将套餐打包完毕。“烧得太早,饭菜容易冷掉,再热一遍口感也差了。”钱怡进一步解释。
除了用餐品质,助餐的工作人员还考虑到了老人们的忌口、过敏源等细节。
从去年7月份以来,钱怡每周都坚持走访一个乐龄站点,常和老人们交流沟通。碰到居委会的干部,他总要问上一两句,有没有哪个阿姨有什么特殊情况,然后用手机录好音,回去再整理一遍。经过大半年的交流总结,哪些老人吃花生过敏,哪些老人信佛只吃素,他心里都有一本帐。为了平衡大部人的口味和顾及个别老人的忌口,每天中心厨房都会多准备出几份“备菜”。如果遇到老人不能吃或不爱吃某个菜品的情况,还有菜品可以及时替补。
坚持助餐服务8年时间
一点一滴,全体助餐服务工作人员的用心和贴心,被居民们看在眼里。在此次收到表扬信之前,中心厨房的工作人员也曾收到过居民们送来的两面锦旗。作为一份认可与激励,其中一面锦旗被他们挂在了取餐区的墙上。
街道服务办工作人员杨佩敏告诉记者,对于居民们的意见,助餐点的工作人员都会十分重视。“每过一个季度,我们都会做一次问卷调研。如果合作单位的满意率低于70%以下,街道就会更换更好的餐饮公司。相反,如果合作单位的满意度比较高,我们会相应地提供奖励补贴。”
大调研期间,服务办对于为老助餐这块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的调研。每天,在助餐服务的微信工作群内,各个乐龄站点的负责人都会将居民们的意见及时反馈出来。合作餐厅收到意见后,即时跟进改善。
据悉,街道于2010年7月份建设完成第一个乐龄站点,当时就配备有助餐服务,至今已有八年时间。如今该项服务已经覆盖辖区8个乐龄站点和1个临时站点,覆盖用餐的老人越来越多,居民们的满意率也在逐年提升。
打造全方位立体养老服务
事实上,除了为老助餐服务之外,南京西路街道也开启了包括助洁、助浴、助医等代办多项助老服务。据街道服务办统计,截至2018年第一个季度,享受过街道“十助服务”的居民共达到199092人次。其中,助餐、助医、助洁、相谈等服务都是热门服务选项。
去年10月,街道首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行。在寸土寸金的南京西路,街道倾情打造的为老服务中心建筑面积达1200平方米,集“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文化娱乐、安全保障、精神慰藉”等各项为老服务功能为一体,满足了社区内老人的多方需求。
目前,街道辖区内共有1个综合为老服务中心,2个社区为老助浴点,3个文化活动中心,5个卫生服务站,8个乐龄家园站点,13个老年活动室。以2-3个居委为片块,以行走半小时为半径,已经形成一个“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文化娱乐、安全保障、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的乐龄生活圈。
未来,街道将进一步落实助老政策,提升服务功能,推进“福民一卡通”的整体使用。在“十助”服务基础上,重点开展“陪医”、“送餐”、“代购”等服务。依托社会组织向社区老人提供以护理员“入户”家政服务和乐龄家园站点“就近”服务相结合的服务内容,设置“守望相助”、“喘息服务”、“老伙伴计划”、“护老者培训”等组合服务套餐,推广老人防走失定位及紧急援助系统,积极为家庭照料提供各类支撑。同时,结合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发展,街道将逐步实现“受理评估、综合服务、资源统筹、信息管理”四个功能一体化,形成各类组织为主体、社区为纽带、满足老年人多种服务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