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破解历史街区“年代短板” ,四川北路街道今年拆了1.2万平米违法建筑
东方网5月10日消息:处在四川北路红色文化生态示范区区域内的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在今年开展大调研以来,通过走访、座谈重点听取市民对历史街区微更新的意见建议,就市民反响强烈的违法搭建、无证无照食品经营等“年代短板”问题,制定“城市微更新”计划,召开民情咨询会、个别谈心、上门宣传等多种形式来破解难题。记者今天从虹口区获悉,今年以来四川北路街道已整治572处12004平方米的违法建筑,取缔110户无证无照食品经营户,8个居民区实现无违建目标,从而使这一著名的历史街区重新焕发生机。
图说:四川北路街道今年已取缔了110户无证无照食品经营户。宏新 摄
四川北路街道在大调研中发现许多违法建筑和无证无照食品经营户已经存在了多年,有的甚至达30余年之久。这些历史遗留问题解决起来有很大难度。“难度再大也要克服困难去解决,老百姓反响强烈的问题就是我们工作的目标。”四川北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红色文化生态示范区区域内决不容许有违法建筑和无证无照食品经营户。
武进路244号是列入优秀历史建筑的“毗连式公寓”,边门里从1993年起就陆续搭建了13间、159多平方米违法建筑,占据了原本就不宽敞的院子。这些违法建筑出租给外来人员,安全隐患和治安问题严重,社区居民希望能够早日拆除,还他们一个宁静而安全的居住生活环境。
图说:拆除历史遗留的违法建筑。宏新 摄
一边是“历史街区”,一边是“年代短板”。街道领导经过讨论达成共识:“违法建筑”不能有特殊性,必须坚决拆除。但是当城管队员上门告知时,违法搭建户主大都避而不见,玩起了“猫捉老鼠”游戏。当工作人员准备张贴告示时,13家违法搭建户却“抱团”找工作人员“说理”,表示搭建的部分是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存在了,而且出发点是为了改善生活。
四川北路街道专门分析后决定打好“组合拳”:一方面集中力量啃下“硬骨头”,坚决拆除违法建筑,形成一定的示范效应;另一方面讲究政策,考虑民生,妥善解决好百姓的困难。工作人员逐户上门宣传,先后8次与户主面对面耐心讲政策。最后,户主由不理解到逐渐理解,再到最后完全认同。存在了25年之久的13间违法建筑终于被拆除。四川北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在红色文化生态示范区区域内,只要存在违法建筑和无证无照食品经营户,有一处拆除一处,有一家取缔一家,让老城区更靓丽,让市民有更多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