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根据市、区大调研工作推进部署要求,杨行镇在大调研中持续做实“三网八片”党建网格片区,全镇机关、事业站所干部分成13个调研小组,走村入户,深入839户农户之中,注重从小处着手、细处着眼,突出问题导向,开展农户走访大调研工作。 一是访前“预习”,做足“功课”。细化走访调研方案。充分了解走访农户的实际情况,进村入户摸清底数,分类梳理重点信访户、老党员户、困难党员户、低保户等不同类型群体,详细制定《杨行镇农户大调研走访安排表》、《杨行镇农户大调研走访联系表》。强化访前培训,明确农户走访大调研的总体目标、基本要求、实施方式、信息报送等具体内容,召开调研组联络员专题培训会,布置农户走访工作,明确时间节点和注意事项。优化走访人员配置,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领导班子成员带普通机关事业干部、老党员带新党员、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机关干部带参加工作时间较短的机关事业干部,帮助年轻干部掌握便民政策、熟悉基层工作,确保机关事业干部接触群众不讲外行话、不办糊涂事,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同群众打交道的本领。 二是访中“听课”,体现“能力”。如果将农户走访大调研,视为一堂课程的话,“不预设问题”就相当于小概率的随机提问,但小概率也要准备充分。了解农村农民情况,拉得近干群关系。正式走访前,对走访的农户及所在村的情况作简单了解,初步列出农户可能提出的疑难问题。掌握杨行镇的发展规划和涉及民生的基本政策,对农户关于民生政策的咨询能做即刻答复,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杨行镇的干部带着一颗真心“有备而来”, 拉进了与农户的距离,以实际行动融洽干群关系,走稳群众路线。大调研大走访就是一次走进农户家里,全面掌握实情的良好契机,机关事业干部要真正沉下去,不讲门外话,多说方言土语,与农户拉家常、唠闲嗑。走访调研过程中尽量找到与农户的共同语言,同情共理,让农户能敞开天窗说亮话,听取最真实的声音。增强归纳总结能力,听得懂农户的问题。农户走访调研中,干部不能“心中一团火,脑中一团麻”,交流半天,东拉西扯,把握不住重点。要总结提炼农户的诉求和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咨询性的问题能当场回复的立即回复,不能回复的,认真记录把问题带回来梳理研究,通过多方协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交上人民满意的答卷。 三是访后“复习”,提升“满意”。为期一个月的农户走访,杨行镇把反映问题解决率、提高群众满意度作为大调研的着力点,切实提升解决实效。做到了“一户一表、一事一案,一清二楚、一目了然”,同时,狠抓调研记录、问题清单、处理意见三个环节,做到发现问题、整改处置、督办核查同步完成,注重问题甄别筛选,对于发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都有详实的文字材料和完善的系统录入。在走访中,对于农户提出的咨询类问题,大部分予以当场答复,意见建议类问题,记录在案、梳理汇总出149个涉及环境卫生、违法搭建、共建配套、民生帮扶、农村发展、社会管理等6方面问题。根据工作部署,这6方面问题,任务分解到片区组,责任落实到联络员,通过分解落实,使得农户的诉求得以有效解决或及时反馈,得到了群众的好评和支持。 通过农户大调研走访,杨行镇从个性问题中抽丝剥茧出共性本质,归纳出以下两点:一是发挥农村党建引领作用,服务功能提档升级,为高质量做好“美丽乡村”提供坚强保证。农村两委班子,特别是党支部在农村的发展过程中,要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配强班子人员,开拓工作思路,把村的发展纳入全镇发展中通盘考虑。如:大黄村抓住拆违契机,依托区、镇等各方力量,新建绿地、疏浚河道、重修厂房,筑巢引凤,实现村级经济的转型升级,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在区委书记汪泓的多次走访调研中,不断帮助村民们解决焦点问题,向着“美丽乡村”建设迈开坚实的步伐。二是探索形成三网融合、多方联动、多元共治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新格局,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关于动拆迁、安全、村容村貌等问题将通过综合整治计划,结合精细化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持续加大中小河道整治、生活垃圾集中处置等工作力度,持续跟踪、分析、解决村宅防汛防涝防台工作,通过引进优质项目来带动区域发展,携手联动、整体推进、实现变样、提升满意,完善杨行的“美丽乡村”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