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崇明新闻

崇明:凝聚教育新力量

2018-5-10 0:00:00发布112次查看
  崇明,东海瀛洲,岛域水乡。 “十二五”期间,南筑越江通道,北架崇启大桥。崇明岛、长兴岛与横沙岛,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形成三岛整体规划、联动发展的生态岛战略态势。崇明教育致力于全面构建人本、和谐、开放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体系。
  崇明区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61所,其中初中25所,小学29所,特殊学校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公办4所,民办1所)。
  近年来,崇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在区财政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全力确保教育投入,积极推进区域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资源配置标准化、均等化,努力实现城乡学校优质均衡发展,办好家门口每一所学校。

  城乡教育

  一体化暨优质均衡发展

  2011年起,崇明开始实施三岛整体布局、阶梯式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策略。在组建了八大教育集团的基础上,2017年新构建了崇西、城桥、崇中、堡港、崇东、长横六大学区,实现了学区化办学三岛全覆盖。努力创建生态型学校群,开展关于建构崇明教育生态圈营造生态型学校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形成一批以实施生态德育、生态课程、生态课堂、生态管理等为特色的生态学校群,使六大学区真正成为崇明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助推器,为每一所学校构筑更高的发展平台。
  引进中心城区优质学校赴崇明合作办学,实现崇明新建公建配套学校高起点办学,是教育均衡化的又一项举措。“十二五”期间,崇明引进上海一师附小举办江帆小学、引进上海实验学校举办东滩学校、引进黄浦区思南路幼儿园举办东滩思南路幼儿园和引进静安区南京西路幼儿园举办新城幼儿园,实现崇明新建公建配套学校高起点办学,使崇明与市区优质教育资源之间实现优势互补,使崇明学生同样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广大崇明人民的欢迎和支持。
  采用“名校+新校”的模式,这些落户崇明的新学校与市区名校合作,构建了跨区集团化办学的新模式。2017年,崇明和黄浦、静安签订了新一轮的教育合作办学协议,将在未来紧密合作,引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位于上海远郊的崇明,10年间马不停蹄开启“崇明模式”,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市区优质教育资源先后落户海岛,是崇明深化义务教育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生动缩影。在“名校+新校”的模式之外,崇明正寻求更多模式,更广泛的跨区域合作。截至目前,崇明与黄浦区17所、静安区13所学校结对,结对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并且施行“管理团队、教师和学生互访”的举措,同时邀请崇明的学生走进市区校园,一同参加艺术节、体育节等各类活动。静安区还与崇明共同开发、建设拓展型课程,同时派出名师,为崇明师生共作各类讲座共计50余人次。此外,崇明区教育局还聘请黄浦区资深教研员带教本区青年教研员,共有两批17位青年教研员赴黄浦跟岗培训,同时和上海交通大学海外学院、华师大校长培训中心等合作,开设校(园)长、书记培训班,共培训基层学校领导300余人次。
  “孩子能够在家门口上好学校,这一直是我们的期盼。”家长们表示,孩子成长是每个家庭的大事,现在名校的资源辐射到崇明,令人欣喜。
  去年9月,针对崇明岛外就业人口较多、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较多的特点,崇明区决定在庙镇小学、崇西中学试点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经过本人申请、资格审核,全区60多名中小学学生,走进了寄宿制学校,开启了一段全新的寄宿生活。
  初衷,源自于一项调查数据——截至2015年9月底,崇明县在校学生共有特殊家庭学生4866人,占全县在校学生数的16.66%,其中包括孤儿、父母离异、失踪、低保贫困、留守儿童等。由于家庭教育和亲情关爱的缺失,农村孩子中的心理不健康、厌学逃学、行为偏差、甚至违法犯罪的现象在这个群体中发生较多。
  据悉,作为民生项目,2018年9月崇明区拟在中部的竖新小学、三烈中学,东部的汲浜小学、大公中学举办寄宿制学校,为更多有寄宿需求的特殊家庭学生入学提供方便。还给这些缺爱的孩子们一个完整的童年,给他们一个健康、快乐的港湾,崇明走出了第一步。

  多力聚合

  助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关注每一个幼儿发展需求,促进每个幼儿健康快乐成长”,为保障幼儿享受均衡优质的学前教育,促进其身心健康协调发展,崇明区出台了新一轮的《崇明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根据行动计划目标,将为广大崇明幼儿营造健康、有序、优质、均衡发展的学前教育环境,基本形成了0~6岁托幼一体化的早期教育体系,为每一个适龄儿童提供基本均衡的教育机会和高质量多形式的教育服务; 本市户籍3~6岁儿童100%接受学前教育,0~3岁婴幼儿家长及看护人员每年6次免费接受指导率达98.7%。
  由于地处远郊,崇明每年幼儿教师的招聘只完成计划数的一半,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幼儿园的师资招聘更加困难,制约了幼教事业的发展。
  在加强队伍建设方面,崇明区的举措是“用好现有的,培养自己的,留住关键的,引进急需的,储备未来的”。针对全区学前教育师资紧缺的矛盾,从2012年起与上海师范大学紧密合作,每年培养学前教育本科生30名。此外,不断完善学前师资的职前培训课程,依托与黄浦、静安两区的教育合作,分别在黄浦思南路幼儿园和静安南西幼儿园进行不定期的师范生见实习和1年的新教师规范化培训,为崇明学前教育储备了高质量的后备力量。在推行城乡联动项目运行机制的实施中,通过捆绑结对、轮岗培训、跟岗挂职、送教支教、名师带教等方式,促进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的整体发展。建立了6个跨校教研联合体,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辐射。
  为整体提升城乡各级各类幼儿园的办园水平,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作互助、共同发展”的原则,崇明区积极创新办学机制,以“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优质园创建”“城乡、城郊结对”“跨校联合体”等为抓手,切实推进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幼儿园。莺莺幼儿园在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过程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高原期教师的柔性流动,进一步促进优质师资校际共享,校区之间的教师教研以及流动,产生了较大的“鲶鱼效应”,不仅培养了两名园长,而且骨干教师的比例超过原来水平,教师可以依据自己的个性发展选择相应的园区任教。集团利用先进教育理念为引领的经验辐射与协同创新,促进集团内的三个园区办学水平能达到甚至超过原有单独办学时的水平,另两个园区也成功升为一级园,儿童戏剧实践共同体项目特色愈加鲜明。2015年,崇明区积极引入静安区和黄浦区的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以新园加名园的模式,先后在城桥镇和陈家镇地区开办了静安南西崇明新城幼儿园(上海)、东滩思南路幼儿园。从园长、教师、后勤人员的浸润式跟岗培训,到先进管理理念的引入,再到优质特色课程的本土化实施,使市区的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落地生根,惠及百姓。
  随着崇明生态岛建设功能定位的确立,在《崇明区全面深化生态教育改革实践方案》(2015—2020年)》 的指引下,学前生态启蒙教育成为崇明生态教育研究与实践不可或缺的起始环节。“生态教育”不仅仅是一个环保的概念,而是一种具体的教育和管理行为,它更多地指向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理论依据和园所文化建设的目标。其中,以西门二幼、陈家镇幼儿园为代表的12所城镇、农村幼儿园因地制宜开辟园内种植园(角)、依托社区资源设立生态教育实践基地、家园互动种植爱心树、定期组织开展绿色教育主题活动等,逐渐成为了绿色生态启蒙教育同盟军,崇明区幼儿园绿色教育共同体应运而生,共同体成员制定了活动章程、明确了团队研究目标和园所个性发展方向。
  目前,在生态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崇明区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幼儿园在勾画园所特色发展方向和追求内涵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而有力一步。如实验幼儿园的“崇实教育”、西门幼儿园的“绿色教育”、裕安幼儿园的“乡土音乐”、北门幼儿园的“运动特色”、莺莺幼儿园的“自由剧”、堡镇幼儿园的“艺术教育”、虹宝幼儿园的“家文化”教育、港西幼儿园的“混龄教育”、长兴幼儿园的“围棋特色”、小港幼儿的“早期阅读”等等。

  生态教育

  致力于发展的人才培育

  十多年来,上海崇明始终牢牢坚持“生态立岛”理念不动摇,致力于建成具备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等综合性特点的世界级生态岛。
  在此背景下,崇明教育肩负着培养“生态人”的重任,这既是一种育人文化的培养,也是对育人方向的引领,将对人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
  2004年,崇明教育踏上了“生态寻梦”之路,13年的追梦,今天梦想初步成真:构建起了“生态崇明”地方课程体系,对学生生态素养的养成产生了积极影响,“生态教育”改革实践探索,正在成为上海教育的一个特色品牌。
  如果把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本质,看作是一种社会新文明形态的构建,那么生态文明社会构建的最大、最难的任务是把人培育成“生态人”,即拥有“生态理念、可持续发展观”的内心和拥有与生态文明要求相契合的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的人。教育事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结构要素,在世界级生态岛发展过程中,顺理成章地应成为最活跃而有创造力的部分,才能让生态岛建设人才辈出,永续发展。
  作为综改特色项目,崇明区全力推进生态教育实践,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构成了相对完整的“生态崇明”课程体系;通过学校课程教学与在地生产、生活、生态的融通,催动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出版了《生态寻梦》、《乡土课堂》和《学校乡土课程建设指导手册》等专著,汇编了《生态梦乡土情》等生态教育实践案例;2015年确立了26所学校组成的“生态教育”实验学校研究共同体,成立了“生态教育(乡土课程)教师工作坊”,及乡土课程名师工作室,形成生态教育骨干教师培养的研修机制; 举办了生态知识竞赛、中小幼学生生态文明创意作品征集、湿地科普实践和生态教育科普夏令营等多层面生态教育学生实践活动; 建立了国内外生态教育学术交流平台,开展中日自然学校交流、举办“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儿童教育峰会”等国内外各种交流活动。

  体教结合

  促进健康 打造品牌

  近三年来,崇明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提升学生运动素质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数据说话:2015、2016、2017年区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总体达标率分别达到97.4%、96.7%、97.1%,优良率分别达到46.1%、45.7%、47.9%。学生体质状况位于本市前列。
  近年来,崇明区教育局积极推动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校园体育锻炼“一小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2016年,经过10年探索,崇明开始实施“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前哨学校、大同小学、登瀛小学、建设小学、登瀛中学等8所学校,作为第一批试点学校先行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活动内容有球类、踢跳、武术、舞蹈、绳毽、队列、健身操等,大大丰富了学生的体育活动。日前,又有8所学校参与到“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中来,更多的学生感受着大课间活动时间运动带来的快乐。崇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形式下的大课间活动,打破传统体育课形式,让学生身体得到全面锻炼:“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到阳光下,尽情地挥洒汗水、享受快乐,把学习带来的压力与紧张的情绪及时宣泄出去。每天的大课间活动已经成为学生们最期盼的时刻,也成为学校不可缺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此外,崇明区教育局还搭建各类赛事平台,积极构建学校、片区、区级三级的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形成了以阳光体育大联赛和学生运动会为纽带,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学生课外体育竞赛活动体系,年度平均参与人数达5万人次。
  阳光体育年度总积分和绩效奖励制度,是崇明区体教结合工作的另外一大亮点:年度总积分是以学校为单位组队参加区级承办的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所获得的参赛分、成绩分、人才输送分来计算学校年终总积分。参赛项目为必参赛和自选参赛。必参赛为三项:田径、跳踢、长跑;自选参赛为四个组别参赛。年终按学校总积分来排定名次并纳入绩效给予奖励。这样的奖励制度,调动了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开展阳光体育之余,崇明教育还积极开展校园足球运动。在全区中小学范围内全面开设每周一节足球课程,成立专家团队,实施巡回指导,开展优秀足球运动员进校园活动。同时,组建了校园足球联盟,所有中小学校均组队参加了相关组别的比赛,校园足球联盟比赛场数达400场。在此基础上,组建区级校园足球精英训练营,开展了区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精英训练营夏令营和冬令营。同时为保障校园足球的顺利开展,教育局还设立校园足球专项资金,改造、添置校园足球场地设施、设备,建立了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学生意外伤害保障机制。崇明校园足球的如火如荼的开展为崇明中学赢得了2017年中国(上海)国际青少年足球赛邀请赛总决赛举办权,并于2017年7月成功举办。2015年崇明还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县。
  在健康促进方面,2012年崇明成立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与各基层学校体质监测平台共同构成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注重健康监测结果的研究和应用,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学校提出干预建议。据了解,监测中心每年集中进行学生体质健康的统一测试及抽查工作,每年测试学生数量达12000人左右,占全区中小学生总人数的35%左右。同时,崇明每年还组织开展中小学生素质类项目比赛,成绩纳入崇明区阳光体育大联赛年度总积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抽查结果与学校年终考核进行挂钩。因此多年来,崇明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平稳,各项指标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在崇明,体教结合还被列入区重点领域引进人才发展计划,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教育局、区编办开通绿色通道,划拨编制专门用于引进高质量的特色教练,五年中共引进体育特色人才12名,为区体教结合工作和体育教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对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比赛活动中取得优秀成绩、做出重大贡献的体育教师,在职称评聘上予以一定的倾斜。通过举办区级培训班、安排专业教练员进校指导、成立“名师工作室”、参加国家和市教练员岗位培训、出国培训等举措,多层次开展教师和教练员培训,近三年累计培训体育教师、教练员达1000多人次;同时组织开展体育教师教学技能“人人达标”活动,提高了体育教师和教练员的专业水平。
  三年来,在教育、体育、卫生、财政等部门的多方努力之下,崇明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运动员频频获奖,健康促进暨体教结合工作硕果累累:国际级获14项,国家级269项,市级获676项金银铜奖。其中,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场地自行车比赛中,获得一个第7名、二个第8名的好成绩;在2015年和2016年场地自行车亚锦赛中获4个第一名,7人参加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收获4金4银;3人参加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收获2金2银2铜。
  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正深度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也全面展开。面对新的发展要求,崇明教育将直面困难,深化改革,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凝聚教育新力量,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崇明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