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嘉定汽车城内,无人车正式走出封闭园区,进入上路测试阶段。这对无人车的发展来说是历史性的一步。而在浦东临港地区,一个集陆、海、空无人系统的综合示范区将正式启动建设,未来的临港地区将成为国内首个无人系统测试场景全覆盖地区。
在5月8日“临港地区陆、海、空无人系统综合示范区启动暨集中签约仪式”上,临港管委会正式发布了《临港地区陆、海、空无人系统综合示范区规划》。其中明确将临港地区打造成为国内首个无人系统测试场景全覆盖的地区,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最为全面的配套发展环境。
示范区一期将建设总长4.7公里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封闭测试场和部分开放道路测试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的滴水湖无人船测试试验场区,以及直径6公里、高200米的两块低空多旋翼无人机飞行空域,后续还将根据发展需求进一步扩大测试区域的面积。示范区将委托临港科技城公司、临港海洋高新公司、上海通航联盟运营管理。
临港地区陆、海、空无人系统综合示范区规划定位清晰,并已具备良好的基础建设条件:
道路上,临港建设开放环境下的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区而非模拟环境,而有各种真实交通要素的实际驾驶道路,也正是智能网联汽车推向市场前最为关键的测试。
水域上,滴水湖是最佳的无人船测试场,每年上海海洋节期间都会举办国家级的无人船比赛,滴水湖将帆船运动区域和无人船测试区域做出划分,将更加方便无人船企业开展测试。
空域上,经空军正式批复,临港地区获批两个高度200米的飞行空域和起降点,为无人机测试飞行打开了大门,也为临港通航企业的试飞交付提供了有利条件。
同时发布的还有《临港地区ai与实体经济融合方案》,到2020年,力争将临港打造成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标杆区域,成为长三角区域产业协作一体化发展的新龙头。
目前,临港已经成为人工智能企业的重要集聚区。依托智能制造产业基础,临港地区三年前就将人工智能作为主导产业进行培育,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吸引了一批知名人工智能企业快速集聚。
同时,临港地区通过开放智慧城市建设市场,优先使用临港企业的智慧解决方案和产品,真正做到了“扶上马,送一程”;并定期组织人工智能企业和制造业企业的对接会和沙龙,帮助企业牵线搭桥、做红娘,优良的创新环境和产业生态吸引了更多优质企业集聚。
临港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主体承载区,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无人系统示范区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示范先行。此次规划的发布,将进一步促进无人系统技术发展,加快临港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建设,全面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能级,将临港建设成为全球科技创新高端人才、高成长性企业和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集聚地,以及上海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集中签约仪式上,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企业,与临港管委会、上海市通信管理局正式签约合作备忘录,为临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以及无人系统综合示范区建设提供信息基础设施保障。
同时,共计约20家智能网联汽车、无人船、无人机企业与运营管理方签署了合作协议,获得临港陆、海、空无人系统示范区首批准入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