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七年荣获虹口区年度重点企业贡献奖、2017年纳税额超过5000万元……自2008年成立以来,上海瑞宁航运有限公司的货运量逐年增长,快速成长为航运界从事干散货运输的新一代翘楚。如此喜人的成绩,既源于企业自身的不懈努力,也离不开相关部门的长期支持与帮助。
优质环境让企业安心“筑巢”
其实,上海瑞宁航运有限公司在2008年注册选址时,并非只有虹口向其抛出了橄榄枝,但与虹口区航运办等相关部门直接接触后,企业负责人最终决定把公司注册在虹口。提及企业刚准备注册时的情况,公司副总经理相洪川告诉记者:“当时初到上海,人生地不熟,大量的前期工作让我们有些手忙脚乱。虹口区航运办专门为我们安排了一名经验丰富的骨干人员,协助我们将各类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主管部门。”
同时,区航运办积极与税务、社保等部门沟通协调,在政策范围内为企业争取最大限度的扶持政策,帮助其激励和留住优秀航运人才。据悉,企业现有的59名员工中,研究生和本科生分别占比23%、71%,平均年龄仅34岁,为企业提高经营业绩创造了有利环境。
得益于本区全力营造的优质环境,经过多年的潜心打造,航运产业已成为虹口的名片,吸引越来越多的航运“金凤”来虹口“筑巢”,其中不乏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这类国际性功能机构,航运产业链愈发完整多样。“航运企业云集,虽然会导致企业间的竞争力度有所提升,但我们彼此碰撞出的合作机会也随之增多,行业间的沟通交流愈发频繁便捷,更有利于我们企业自身的快速成长。”相洪川表示。
高效解难题助力企业发展
除了为企业争取政策扶持、打造优质环境,对于企业遇到的难题,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跟进高效解决,也让企业的全面发展得到保证。瑞宁注册成立后不久,因业务拓展需要,急需办理一张煤炭运营许可证,但按当时的正常流程办理,要花费一个多月时间,严重耽误企业的业务拓展进程。得知情况后,区航运办立即与区相关部门协调联系,一边帮企业咨询所需申请材料,一边为企业争取开辟“绿色通道”,最终仅花费一个星期,就帮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现在提倡的‘政府多跑路、企业少跑腿’,我们早在10年前就体验到了。”一位企业老员工说。
相关部门在今年的大调研走访过程中了解到,由于外部航运市场尚未走出低谷期、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也已到期等,企业的整体运营面临较大压力。为此,区相关部门及时梳理有关扶持政策,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减轻负担,给企业吃下一颗“定心丸”。
经过十年的发展,瑞宁现已有效拓展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年运量近4000万吨,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和口碑。相洪川表示,国际运输贸易往来涉及外汇进出问题,希望政府部门能率先试点相关政策,在法律范围内为外汇进出工作“松松绑”,更好地助力航运企业走向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