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确保解决问题不过夜。
——区委办公室主任郑宏
我和同事们在区委办工作,一直记得领导的一句话,“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任何问题尽量不拖过夜。在开展大调研过程中,我明显感到,帮助群众和企业解决问题,尤其是针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必须要坚持“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原则,千方百计把问题及早解决好。
早和晚在我们和群众、企业心中的感觉可能是不一样的,遇到的急的问题,老百姓都想第一时间得到解决,我想只有我们自己真正做得“早”,才能让群众不觉得“晚”。
走访要“早”
开展大调研,调研对象全覆盖,每位调研人员都要认真完成各自的调研任务,领导干部也不例外。在推进中,我切实感受到,一方面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另一方面要积极投入到大调研之中,有时会想,是不是等到一个相对比较“空”的时间段去集中开展调研,但是,一想到还有许多群众和企业正处在困境之中,甚至有些群众连反映困难的能力也没有,如果我们早一点行动,就能早一点知道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今年春节前,我在走访一户居民时,了解到该家庭有位癌症病人,家境十分困难,我深受触动,先是当即拿出随身带的几百元钱交到居民手中,同时,又马上联系所在街道,帮助他们按规定申请相关补助,缓解了燃眉之急。我感到,虽然我们是去调研一次,但对于许多确实有困难的群众来说,就是解决困难的一线希望、一道曙光,他们很盼望、甚至很急切,我们必须等不得、慢不得,要把调研走访尽早开展。
协调要“快”
作为区委办公室主任,我的工作很大一块是协调工作,在大调研中,我感到很多发现的问题,不是自己或者某个部门可以单独解决的,需要合力攻破。比如,我在走访了一家企业时,企业原先还表示没有什么困难,但在深谈之后,企业表示正遇到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企业想再注册一家子公司,但是按常规流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对企业发展可能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我在了解详情之后,帮助企业协调联系了市场监管局、投促办等部门,大家共同研究,帮助企业在最短时间内办好了子公司,解决了企业的难题。
多次走访下来,我感到,企业对我们提出的问题和意见,背后是企业对党和政府的期待,也是企业在看党和政府兑现“为人民服务”承诺的实际效果。市场是灵敏的,企业是敏锐的,也是务实的。如果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那不仅是损害了企业的效益,更损害了党和政府公信力,我们所说的深化服务企业就会落空。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部门做不到的,就一定要快去协调其他相关部门,努力推动问题的解决。
举措要“实”
一次走访解决一个问题,已经是很不错的情况了,但是问题是在变化的,存量问题解决了,可能还有新的问题产生。我常思考,比如企业对于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有着普遍的需求,同时好的营商环境又是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能不能形成常态长效机制?我想到了从制度设计着手,在与相关部门领导沟通后,我们把这种设想反映到区领导决策层面。经过认真研究,形成了《优化虹口营商环境二十条服务举措》,为服务企业提供了更加具体明晰的制度保障。
大调研还在进行中,我感到调研越是深入推进,对我的工作启发也越大,收获也越多。尤其是在做好“早”的文章上,还需继续用力、久久为功,才能不断提升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这也是发挥好区委办桥梁纽带作用的必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