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大调研手记|扑下身子问需问计 推动治理有呼有应

2018-5-8 17:41:28发布70次查看
  调动和汇聚起全街道干部群众的智慧与积极性,帮助和鼓励相关部门先行先试,破除社区治理上的各种难题;转变干部作风,敢于面对问题,善于理清思路,推动虹梅社区新一轮发展,这是我们虹梅街道在此次大调研确立的基本目标。
按照区委、区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虹梅街道自2018年年初进行全街道动员至今,始终贯彻“流程可控、痕迹可查、责任可溯”的工作流程,在街道所辖漕河泾园区和社区内深入推进大调研工作,广泛深入地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当新时代排头兵、先行者”为主题的大调研工作,以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精心组织、队伍上强化责任为工作要求,通过组织实施“六个一”工作制度,即绘制一张小区地图、编制一份家庭情况表、组建一支走访队伍、构建一个工作网络、确定第一批走访名单、制定一份宣传提纲,沉到基层一线,摸清家庭底数,直面痛点难点,努力做民情调研者、政策宣传者、诉求倾听者、问题解决者。全体动员,将大调研工作与街道的全面工作和社区综合治理有机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虹梅自身实际,既能精准聚焦民生服务,又能推动社区基层党建工作的深入,探索出一套虹梅社区治理创新和精细化、智能化管理的方法;通过提高群众参与社区自治共治的积极性,使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是虹梅街道开展大调研工作基本出发点。
精准施策
突破难点群众有获得感
邹家宅门禁系统
通过前一时期群众反响较大、投诉集中,各级领导高度关注的邹家宅小区的综合治理和改造,之所以能够取得阶段性成效,正是以这样一种工作思路而展开的。街道全体干部群众抱定攻坚克难的决心,最终使这个十余年来无法得到有效治理的“老、旧、脏、差”的城中村获得新生。邹家宅小区原属“一地两管”地区,仅40余户的小区内,挤进了近3000人的外来务工者;基础设施、人员状况都不尽如人意,通过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的集中调研,我们梳理出群众反映的问题200余条,仅危房、违建、安全隐患等有100多项,进违章建筑就超过了3000平方米。问题错综复杂,貌似一团乱麻的矛盾纠缠在一起,究竟从哪里入手?通过走访和调研,我们逐步理清了思路,找到了问题的关键,那就是从“先难后易”上面下功夫。
洗衣房
在区委区政府领导及各职能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组织精兵强将,通过与小区居民的多次沟通,各工作小组长期深入小区,频繁做工作,精心组织,首先将安全、宜居和环境治理上作为突破口,做到了首战全胜的良好效果。经过各职能部门的连续奋战,铺设给、排水管道2000余米,铺整路面、补种绿化等超过500余米;生活设施上建起了锅炉房、公共洗衣房、衣被集中晾晒点等设施,安全方面,相继建起了微型消防站、智能识别门禁系统等。与此同时,通过在小区内宣传动员,鼓励居民中的骨干、有威信的人士勇于担纲,出任小区自管7人小组成员,实现小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日常管理。
4月17日,蒲亚鹏与园区志愿者、邹家宅的居民一起参加彩虹公益春季活动——邹家宅“墙面美妆行动”
邹家宅小区的治理获得初步的成效,首先严格遵照区委区府要求的“找、查、补、改”四张清单的工作要求,看准目标,紧盯落实为工作总基线,对难点问题追根溯源、细节问题明析观微,措施上精准施策、解决问题时力争做到位;对于问题的整改,把眼光放远,不能就整改而整改,要立足长远、着眼长效,起到整改一个、带动一批、影响一片的连锁效应。
关注企业难题
大调研推进营商环境建设
虹梅街道因其独有的区域特点,辖区内的园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我们虹梅街道着手大调研工作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话题。通过一个时期对20余家企业的走访调研,期中包括央企、国企和民营企业,主动去发现、收集、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关于交通出行、企业职工的幼儿照看、企业吸引优秀人才的条件等,是绝大多数企业面临的难题。面对这些问题,能解决的绝不拖延,一时难以解决的,也要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虹梅街道的几条主要干道上,每天朝九晚五的交通拥堵问题如何解决,这是我们在大调研中经常遇到的话题;企业的生产运输和合理的诉求,我们组织了区人代会虹梅代表团的成员,深入企业,走进交警支队,帮助企业寻找解决的办法。辖内晨光科力普公司因其送货用的大货车的通行证短缺的问题,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了这一问题,经过协商和交警支队大力的协助,最终获得了解决;新近落成的嘉汇国际医院是一家面对国内高端人士的医疗机构,如何帮助企业打开市场并获得认可,是企业目前面临的较为实际的问题,通过走访和调研,我们发现很多企业、创业和科技界人士都有保健和每年进行体检的需求,我们就帮助嘉汇医院出谋划策,同时也为园区数万白领和高端人士的就医看病找到一条更为便捷的服务,向企业主动请缨,建议他们制定较为便利的保健、体检服务卡,向企业广为散布。利用街道各部门各单位进园区、走企业、见高层人士的机会,发放体检保健卡,起到“双赢”的良效。
走访园区企业——嘉会国际医院
随着社会幼托教育机构的改革,目前全社会0至3岁孩子的入托问题,困扰了很多企业的年轻白领们。通过调研,很多企业提出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诉求。于是利用成立虹梅街道成立“邻里汇”这一契机,我们主动向区教育、妇联、总工会等部门提出,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率全区之先,在邻里汇中最早成立幼托机构,帮助一些企业白领缓解幼儿入托的燃眉之急。
为更好地服务园区企业和社区群众,按照“业务对口、就近便利”原则,广泛发动各方力量,在园区综合服务中心这一原有平台上,开始着手打造更多元、更接地气的服务举措。前不久,街道司法所通过区司法局、人社局和总工会的协商,由虹梅街道牵头和领导,筹备建立了徐汇区漕河泾开发区联合调解中心,希望最大限度地为漕河泾开发区20余个园区内的近3000家企业和近30万员工提供低成本、高效率、更便捷的纠纷解决途径和公共法律服务。为打造最美营商法治环境,构建多元便利纠纷解决机制做出有益的尝试。
区政法委书记钟晓咏、街道党工委书记蒲亚鹏为徐汇区漕河泾开发区联合调解中心揭牌
党建引领
锻造一支作风过硬的队伍
凡上述种种,街道坚持了以党建为引领,发动全体机关干部深入社区和园区企业,整合和发挥好地区资源优势,是我们开展大调研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虹梅街道通过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和对上海工作的指示精神,上海市委、徐汇区委区政府将2018年作为全市开展为期一年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当新时代排头兵、先行者”大调研,是及时和有效的。通过大调研,街道的干部队伍得到了锻炼,作风得到了转变,广大党员干部积极作为,进企业、进社区、进家门,努力做到调研主体、调研对象的两个“全覆盖”,并将大调研情况纳入考察干部队伍作风等一系列做法,再一次将我党一切为了群众这一宗旨具体化,并得到了完美体现。大调研工作开展得如何,是否取得了实效,是推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城市安定有序,推动创新发展、城市管理、民生保障等取得新进展、新突破的重要前提。今后,我们还是要继续而持久地踏实问需问计于民,问需问计于企,真正把工作重心沉下去,找问题、抓细节、促落实。我坚信,市委李强书记提出的“抓工作一具体就深入,一深入就见效”同样符合虹梅地区的实际。扑下身去,问需问计于社区广大群众,才是把虹梅建设成为“文明、宜居、创新、美丽”新社区的重要途径。
蒲亚鹏向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施小琳介绍虹梅庭党建服务中心相关情况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