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上海作为中国近代重要的民族工业发祥地、民族品牌发源地和集聚地,将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加快迈向全球卓越制造基地。这是昨天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透露的信息。
“‘上海制造’在大家心里都有美好的历史印记,现在进入了新时代,上海不仅要传承产业的优秀基因,更要按照改革开放再出发、构筑城市发展战略优势的新要求,为上海制造增加新内涵、注入新活力。”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陈鸣波表示。
用最概括的话讲,“上海制造”就是掌握产业链价值链核心环节的高端制造,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的品质制造,融合人工智能和互联网因子的智能制造,体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的绿色制造。
为此,4月22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加快迈向全球卓越制造基地2018-2020年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主要提出了“四名六创”十个专项行动,其中名品打造、名企培育、名家汇聚、名园塑造这四个行动,是最核心的“标识性动作”。即要以名品为抓手,擦亮上海制造新名片。通过深入挖掘市场需求潜力,特别是聚焦健康、时尚、智能等需求,着力打造500项“上海制造”精品。要以名企为引领,培育上海制造新主体。集中优势资源,做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着力培育以世界一流企业、“独角兽”企业、“隐形冠军”为核心的卓越制造企业群体。要以名家为纽带,汇聚上海制造新资源。人才是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要着力汇聚以卓越科学家引领、卓越企业家运营、精工巧匠支撑的卓越制造人才队伍。要以名园为支撑,打造上海制造新载体。面对空间资源的天花板约束,要瞄准集约化利用、高效化配置,加快建设以世界级品牌园区、特色产业基地为重点的区域性承载体。
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陈鸣波进一步强调,技术创新、品牌创响、质量创优、融合创智、集群创建以及绿色创先,要集中围绕“四名”来开展工作。
比如在打造上海制造新名片的过程中,品牌效应要放大,要让上海制造在国内外叫得响。具体分为经典品牌、新锐品牌和优质品牌三个层次,以新技术、新模式和新机制,赋予老凤祥、三枪等经典品牌新的气质,加快培育联影、蔚来等一批新锐品牌。
核心技术也要加快攻关,抢占产业制高点。核心技术靠化缘要不来、靠买也买不来,要着力突破集成电路、航空发动机等“卡脖子”瓶颈,解决关键环节受制于人的隐患。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形成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
未来三年里,上海围绕加快建设全球卓越制造基地的主要目标,设定了三个分项目标:就是到2020年,要初步建成世界级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初步建成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初步建成世界级制造品牌汇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