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大调研 徐汇教育在行动

2018-5-7 12:54:20发布80次查看

近几个月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区教育局机关全员参与,以积极的态度和务实的作风投入到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当新时代排头兵、先行者”为主题的大调研中。根据市委、区委的要求,区教育党工委、区教育局确定了本次大调研的基本目标,即聚焦教育民生服务,切实找准问题痛点,深化教育治理创新,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教育圈。此外,区教育局还积极承担区委、区政府下达的调研任务,广泛参与区内企业的调研;并结合“满意在徐汇”活动,主动深入居民社区进行调研。
按照调研主体全覆盖、调研对象全覆盖的要求,区教育局对所承担的各类调研对象进行了全面梳理,教育系统的全部调研对象包括五个大类:一是区教育系统所属事业单位:包括公办中小学、幼儿园、职校、社区学校、社区学院共计137家单位;二是区教育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的社会组织:包括区内民办中小学、幼儿园、社会力量办学、社团等共计203家单位;三是区教育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的经营性教育培训公司,共计34家单位;四是各类企业单位共计596家;五是区教育局机关党支部“满意在徐汇”走访居民社区3个。
为了做好大调研工作,区教育党工委、区教育局多次召开专题研究会,并先后召开大调研工作动员会、培训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要求机关全体同志扛重任、担主责,精准梳理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以好的作风确保好的效果。局领导带头深入基层,28个调研小组陆续走进1000家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大调研,我们是动真格的!
调研过程中,书记、局长带头,各调研组积极行动,确诊问题根源,确定解决对策,确保调研实效。除了重视大调研的顶层设计和过程管理,区教育党工委一直将调研的视角对准基层,把大调研的着力点放在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上。4个月来,区教育局各调研小组走进学校,走进教室课堂,走近师生,走进企业,走近社区居民,扛着责任、带着温度,用生动的实践诠释大调研的本意。
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最前方的报道,看看大调研在基层最最生动的实践,听听一线最真实的回声,近距离感受一把徐汇教育大调研的热度和温度吧!。
架起企业与政府沟通的桥梁
“排水证拿不到,没法获得与生物医药研发相关的专业证件,还怎么做研发?”“别急,您的问题,我马上反映上去,一定会解决的!”提问题的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在走访中,来自区教育局的徐老师了解到,该公司聚集了国内外细胞治疗行业优秀人才,其中30%为海归人员。公司正筹备研发肿瘤患者急需的细胞药物,现在却因“排水证”审批流程过长、迟迟未获得该证而无法开展研发。徐老师立即将问题上报,得到了区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反馈。
以上是发生在区教育局走访调研企业过程中的一个小片段。大调研工作开展以来,区教育局努力克服本系统教育改革攻坚难度大、任务重的困难,在完成本系统调研工作以外,还积极承担了区调研办安排的任务,对全区596家企业单位开展调研。为确保调研工作质量,区教育局发动机关全体同志全力投入走访调研,耐心细致做好解释沟通工作;认真领会工作要求,做好走访工作手记与现场记录,整理问题与建议,及时录入调研云平台,确保问题上报及时。截至目前,通过广泛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共收集问题160个,建议数163条,切实架起了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桥梁,为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贡献了徐汇教育人的一份力量。
家门口的社会学习点: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新选择
社区学校场地不足,这是2018年社区教育大调研中听到的居民最多的呼声。如何扩大社区学校的办学空间,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场所?最近,区教育局在调研凌云社区学校时有了新发现。
据了解,凌云街道多年来也一直面临着社区学校场地不足的困境,通过走访调研,街道发现辖区内的上海易进文化进修学院(简称“易进学院”)一直有着办社区教育的热情。更为可喜的是,该机构有着各种大小不一、功能多样的教室,可以满足不同类型课程的需求。双方进行信息对接后签署了合作协议。易进学院也作为徐汇区第一批社区教育社会学习点正式挂牌成立。
为扩大社会学习点在居民中的知晓度,凌云社区学校首先将居委文教干部和部分“老学员”的培训放到易进学院。宽敞的教室、先进的设备、人性化的服务,让他们感觉这一切都“非同寻常”,一回去就自觉在社区里做起了义务宣传员,口口相传,易进学院渐渐为凌云社区居民所熟悉。
办学初期,由于缺乏经验,易进学院在开设什么样的课程方面感到比较茫然,凌云社区学校及时向他们推荐了《合唱》《舞蹈》《木兰拳》等深受居民喜欢的课程。凌云社区学校大修,学校将部分课程班直接放在易进学院进行。这项举措再一次让社会学习点对社区教育的办学模式和管理方法有了全方位的了解。
借大调研的契机,由区学习办牵头,将凌云街道的成功做法在全区范围内推广。目前在徐汇,像易进学院这样的社会学习点已经发展到16个,它们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增强了居民百姓对社区教育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调研走访结真情机关社区一家亲
“王书记,您又来啦?”东四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和来居委办事的阿姨熟悉地与王书记打着招呼。作为“满意在徐汇”组团式走访的带队领导和党代表,区教育党工委王书记与局机关支部的几位党员再次来到东四居民区调研走访。
一进居委会,王书记就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袁飞询问起之前几件事情的进展情况。当得知华侨新村谢阿姨关注的变电箱移位工作有进展、华侨新村门口的污水横流问题已经解决、年长居民到社区卫生中心配药的疑虑消除了、东四小区里大树打药灭虫、路灯维修养护的方案已落实的时候,大家都感到很欣慰。
“最近,社区里最突出的矛盾是啥?”王书记又问道。
“建筑垃圾的清运受限,都堆在小区里,居民反映最大。”袁飞书记犯愁地说。
“走,我们现场看看去!”
跟着袁书记来到小区建筑垃圾房前,没有及时清运的建筑垃圾已经堆满了,垃圾房门无法关闭,小区道路也被挤占了。正在边上晾晒衣服的居民走过来:“王书记啊,侬来看我们的困难啦!这些垃圾堆在这里,影响交通,又有灰尘,我们连门窗都不敢开啊!”王书记耐心地说:“我们一定会把大家的问题、困难带上去,协调相关部门想办法解决的!”
告别晾晒阿姨,走访团队又走进居民家中,耐心听取居民意见和诉求。当了解到庞老先生腿脚不便就医难的情况,王书记表示,只要老先生有需求,居委会和教育局机关都可以安排志愿者上门服务。在93岁独居老人杨妈妈家中,王书记像对自家长辈一样,帮老人分析不同养老院的性价比,尽力帮老人找到心仪的养老院安享晚年。临行时,老人拉着王书记的手,久久不肯放开。
区教育局机关支部通过与枫林社区东四、沈家里居委会“双结对”,让支部党员分批走进社区倾听民意,已成为每位党员的“必修课”,促使机关工作作风得到改进,服务群众的能力得到提升。
安全至上大调研为园长们送来了定心丸
在调研走访中,学前教育中心的老师们发现,部分幼儿园夜间值班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值班费用支出、人员管理方法和职责上没有统一的标准;聘请外来人员值班,存在安全管理的隐患;办园公用经费中没有夜间值班专项等等。园长们纷纷表示,这些问题漏洞,如不加以重视,长此以往,将可能出现意料不及的纠纷。
问题上报至区教育局大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后,领导小组认真研究分析,一致认为要真正落实依法办园、规范管理,就要勇于攻坚克难,要把夜间值班长期存在的问题,作为依法办学的第一块“硬骨头”啃下来,“破冰”行动由此开始。
为此,学前教育中心以及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了全面、深入、细致的实地走访,召开园长、教师、家长和值班人员面对面座谈会,发放问卷,收集意见与建议,开展统计数据分析,集思广益想对策,四月份,区教育局出台《徐汇区公办幼儿园夜间值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规定了夜间值班岗位人数配备和具体人员要求,包括人员工作资质;统一了岗位工作时间,细化了工作职责,使得幼儿园对值班人员工作情况的考量有理有据;明确了夜间值班人员用工方式和用工双方各自职责;明确了夜间值班专项经费核拨标准、下拨途径等等。《办法》的出台,完善了幼儿园夜间值班工作管理机制,切切实实解决了园长们的一大困扰。
大调研的脚步:走出来的温度
“学校反映的问题,必须马上想办法解决!”“学校反映的困惑,必须马上联系教研室指导!”在专项大调研科室会议上,每位科室成员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要求。“发现问题,马上就办”是区教育局小幼教科投入学校大调研大走访的真实写照。
正逢今年小学招生政策重大调整,小幼教科在积极应对各类招生咨询的同时,提前充分做好调研准备,确保小学大调研大走访全覆盖。面对时间紧、调研任务重,科室分管领导、科长细致耐心地倾听学校迎接上海市课程与教学调研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帮助学校想对策、找办法,让学校真切感受到背后有专业支撑的“主心骨”。
短短一个多月,他们实地走访了学校18所,访谈校长19人,听取教导、语数英大组长等50多人的意见建议,问卷调查覆盖25所小学,举行了学区教导沙龙6次。“你们对学校的指导帮助,让我们对上海课程与教学改革增添了信心……”这是学校在被走访调研后的普遍感受。大调研不仅解决了各校在教学管理、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共性问题和实际困惑,也增强了基层攻坚克难的信心,更赢得了一线干部群众的信任,让基层学校感受到了被关怀的温暖。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