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善良超过了她的美丽 电影人分享往事追思电影表演艺术家王丹凤
2018-5-7 8:02:00发布64次查看
“春天最后一缕风,托起丹凤远去。也会将她的真善美,播扬四海,五洲芬芳……”昨天,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王丹凤生前的上影同事、好友齐聚一堂,举行了一场“永远的小燕子——纪念王丹凤特别活动”。活动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上海电影家协会、上海电影博物馆、上影演员剧团以及上海电影表演艺术协会、中国民主同盟上影支部联合举办。不少与会者分享了和王丹凤的往事,抒发怀念。
作品、艺品、人品都值得书写
“丹凤老师德高望重。她退休后,拒绝了所有公开活动,说自己年纪大了,要多留机会给年轻人,这种胸怀一般人没有。”上海电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许朋乐回忆,“我们评价一个艺术家,往往从作品、艺品、人品这‘三品’出发。从作品而言,丹凤老师的作品影响了几代人,连我两岁半的孙女都会唱小燕子的歌;从艺品来说,她对艺术始终抱有敬畏之心,非常虔诚,无论哪个角色,她都做大量的案头工作,包括体验生活等,而不是像今天有些演员一样拿起角色就演;至于人品,她给人的记忆永远是一张灿烂的笑脸,哪怕是在病中。她是名人,但从不摆架子;她是老艺术家,但永远那么谦虚。这样的人品,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陈鸿梅、韦国春等曾是上影剧团培训班的学员,作为王丹凤的学生,对她有着特殊的情感。“在学员班时,她带我们下乡体验生活。我们一个宿舍。到了晚上,她怕我们睡不着,说:你们已经很累了,我睡觉的时候可能会打呼,怕影响你们,我等你们睡着了再睡。我们说不用。结果她还是等我们睡着了,才放心去睡。”
她保持了完整的美丽和尊严
去年6月份,知名演员梁波罗在华东医院看望了王丹凤。“再上一次见她是2008年。将近十年过去了,她几乎没有变化,眼睛依然很有神,除了有点耳背。对一个93岁的老人来说,这样的状态很完美。”让梁波罗印象深刻的是,那一次,打开病房的门时,王丹凤正在对着镜子抹雪花膏。“一缕阳光照在她的脸上,90多岁的她非常认真地在抹雪花膏,画面特别美,我们都不忍打扰。”
“她的美丽,世人公认,可她的善超过了她的美。善是大情怀,包含着真与悲悯,饱含着中华民族的晶莹智慧。”王丹凤生前的好友、原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王晓棠无法赶到活动现场,但特别写了一封给王丹凤的信。会上,知名演员张晓林代读了这封信。信中,王晓棠回忆了和王丹凤的温暖往事,大赞她的美丽与善良。
《护士日记》2K修复版将放映
上影演员剧团团长佟瑞欣回忆:“丹凤老师嘱托我带领剧团有电影多拍电影,沒有电影不要忘掉舞台剧,舞台剧可以锻炼基本功。听说剧团参与拍摄电影《邹碧华》,老人家充满感慨地说:如果我还年轻,我要跟着你们一起拍戏。”佟瑞欣表示:上影演员剧团会将王丹凤的手印镌刻在武康路剧团大院,让观众长久铭记这位可敬的电影人。
昨天的纪念活动上,王丹凤于1957年拍摄的代表作、胶片版本《护士日记》重新放映。将于6月举行的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确认在“向大师致敬”单元中公益放映《护士日记》2K修复版,《小燕子》的歌声将再次萦绕浦江之畔。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