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为衣物“望闻问切”的洗衣师——记市劳模、上海正章实业有限公司洗衣首席技师陈爱华

2018-5-7 1:55:36发布71次查看
原标题:为衣物“望闻问切”的洗衣师
  据《劳动报》报道,说到洗衣服这件事,即便是年纪再小的孩子也能在家长的教导下独立完成,但若是要清洗旗袍、皮革等难洗质地的织物,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功洗净。然而,在上海市劳模、上海正章实业有限公司洗衣首席技师陈爱华的手中,任何织物似乎都能变得干净如初。说起洗衣这件与自己相伴了22年的工作,陈爱华总是笑着说,自己就像是一名为衣物治病的“老中医”,以“望闻问切”四步法为衣物带去新的生机。
  凭自身钻研获老师傅们赏识
  1996年,18岁的陈爱华来到正章洗衣店内成为店内的一名三级营业员。“其实,我是早了半年入职工作。”与其他同学毕业后才工作不同,早在学校分配实习工作的时候,陈爱华便受到了店内老师傅们的青睐。说起其中原因,她半开玩笑道:“大概是师傅看中了我的巧劲吧!”
  当时,每当衣服从洗衣工厂送至店内时,总会有成堆的衣服混杂在一起。按照店内老师傅们的做法,需要一个人从一堆衣服中一件件地找到相应的号码,套上防护套,而另一个人要打着配合将相应号码誊上本子,一来一回,往往整理几百件衣服就需要花上2至3小时。速度慢、效率低,使得陈爱华每天下班后便躲在店内钻研:如何能更快、更省力地处理好洗完的衣服。为此,她在衣服送去前一一记下大致的颜色、样式及大小号码,等到送回来后,对衣服进行了“分拣”处理,“简单来说,就是先把记忆里大号的衣服往一边归类,小号的衣服往一边归。有了一个大致的分类后,再逐件进行套衣套、誊号码等步骤。”如此一来,不仅两个人的工作仅靠一人便能完成,而且在分类排号的过程中对于衣服的号码更是有了一定的排序,加速了这道工序的进程。正是这个衣物“分拣”法让老师傅们看中了陈爱华身上的闪光之处,优先留下了她。
  洗衣的工作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很繁琐且大有学问。通常来讲,送到洗衣店的衣物一般要经过4个步骤———收货、洗涤、熨烫、包装,而这4个步骤内又包含着36道工序,每道工序都充满了技术含量。为了尽快掌握洗涤技术,陈爱华不仅钻研工艺,还留在工厂里一遍遍地进行操作,光是洗涤、烫干、熨平等步骤,每天练上百遍都是最基本的。在操作过程中,只要稍不留意就会被蒸汽管或蒸汽熨斗烫到,双手及手臂上烫伤的痕迹并不罕见,有时更是旧伤未好又添新伤。说到这些时,她爽快地撩起自己的袖子,“这些都是我的‘见证人’,是我工作的‘好伙伴’!”
  用实干精神创出一番事业
  翻开陈爱华的履历,有那么一件事对她有着深远的影响———“创业”开店。
  还记得那是2006年的一天,不到30岁的陈爱华与另外4名同事一同被调配到了位于中山南一路正章实业有限公司的第一家门店中。面对硕大的店铺,与4名颇有洗涤、织补技艺的同事一起工作,陈爱华的心中充满了抱负:要将这家店做大,做强!但是,独立运营一家门店对于几名仅有手艺却缺乏管理经验的年轻人而言,要求着实有些过高。为此,他们只得全身心地扑在门店运营当中。“还记得那段时间,每天早上6点就要开工做准备工作,一头栽进工作里,等再抬起头看时间,早就过了晚上8点。有的时候大家还要留下来一起讨论工作上碰到的工艺问题。”虽然工作更加忙碌,但对于陈爱华来说,那段一起为门店的生存而奋斗的日子让她尤为深刻。
  “我拆过一台机器。”作为一名洗衣师,陈爱华起初对功能各异的洗衣设备并不在行。但在“创业”时,她却碰上了一次设备故障:“当时喊来了制造商、维修工,都对这次故障束手无策。那没办法,机器总要用啊!我们只能自己动手尝试维修看看。”凭借着不怕苦、不怕累的韧劲,陈爱华上网查阅资料,根据经验,对几个重点部分反复检查,最终自己修好了机器。陈爱华戏称自己“像个男孩子”。“凡事我都爱多问一个为什么。为什么这里是一颗螺丝,那里却有两颗,我都要弄明白。”这段钻研机器的经历,也让她萌生了改良设备的念头。为改进洗涤工艺,提高效率,深夜她还在工厂摸索、研究,在她的创新提议下,公司委托洗涤机械制造商,自主研发的后整理熨烫设备,推崇“立体烫衣,快速干衣”的时尚理念,使原本一件人工需要20分钟才能完成全部洗涤工序的衬衫,如今在5分钟内全部完成。同时,她还建议通过干洗冷却水循环利用、蒸汽冷凝水回水利用等节能减排方式,缓解公司实际能耗高的问题,每年为公司节约能耗十几万元。
  有了这段“创业”的经历,让陈爱华不仅提升了洗涤工艺,同时也对整个洗染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她的努力下,成为当时中国商业联合会洗染专业委员会最年轻的副秘书长,并获得洗衣师高级技师、中国商业联合会“优秀服务明星”等诸多荣誉称号。
  以技艺打响“上海服务”品牌
  2009年,陈爱华成为正章、同时也是洗染行业内最年轻的高级技师。随着技能的不断提升,陈爱华在业界的名声也越来越响,许多人纷纷慕名前来,希望她处理一些高价值或是别人无法处理的物品。
  婚礼穿的旗袍不慎染上污渍,却没有一家洗衣店愿意收。一位满头是汗的老先生捧着一件红色旗袍,走进了位于中山南一路的正章洗衣店,他的儿媳很直接:“国内肯定洗不好的,我还是带到国外去洗吧。”听到这话,陈爱华立马动手接过了这件衣服,仅仅用了两天的时间,不仅污渍无影无踪,锦缎的光泽也恢复如初。她精湛的技艺,得到顾客的赞誉与行业的认可,也经受住了重大任务的考验。
  2014年亚信上海峰会召开前夕,外事办慕名来到正章,希望找到一位经验丰富且技术高超的技师完成整烫国旗的任务。作为正章的一员,陈爱华虽然曾出色地完成过多项外事任务,但这次的任务却有着不同以往的难度:峰会上所用的各国国旗均采用优质贡缎面料,其最大的缺点就是长时间折叠后痕迹较难去除,而且如果熨烫不当,极易造成损坏。除此之外,对于本次活动而言,最难的要数安保质量:由于本次峰会安保异常严格,国旗一律不得带出会场,熨烫技师只能携带一套小型蒸汽熨斗和家用烫板在会场工作。
  而当陈爱华与正章另一名高级技师陆耔豪带着工具来到会场准备开工时,另一道难题又出现了:现场并没有合适的熨烫平台,即使将携带的两块家用烫板拼接起来也只有2米多,无法满足4至5米国旗的熨烫需求。两位技师尝试一边熨烫一边移动国旗,但往往刚烫好的部分国旗一落地、一弯曲,马上又有了褶皱。为了保证“零褶皱”,他们最后在会场中找了一块高出地面五六十厘米的平台,弯着腰用最传统的方法进行熨烫。由于纯手工熨斗熨烫不同于自动调节熨斗熨烫,需要技师对蒸汽温度、熨烫力度以及停留时间等有精确的把握。陈爱华丝毫不敢马虎,凭借多年经验,每次熨烫前,通过查看水滴蒸发情况来控制蒸汽熨烫温度,并设计特定工艺流程,运用速度及压力去除全部褶皱。原本一面用机器熨烫只需3分钟完成的国旗,在人工操作下至少要花费20多分钟,二人几乎每天9小时一刻不停地在熨烫,最终用了3天,将38个国家118面国旗的熨烫任务“零损坏、零褶皱”地圆满完成。
  “有了成熟的技艺,更应该将它传授出去!”在工作之余,陈爱华先后成立了属于她的首席技师工作室及技能大师工作室,她也成为上海洗染行业里唯一的技能大师。在陈爱华看来,有了这些平台,洗涤技艺方能在年轻一辈中传递下去,提升整个洗染行业职工队伍的素质,打响“上海服务”的品牌。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