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蛋、吃蚕豆,这些习俗侬还记得伐?
2018-5-5 5:44:32发布79次查看
今天就是立夏啦!
是夏天的第一个节气
也意味着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虽说夏天老是又闷又热还总下雨
但对于头条菌这种一年365天
最好360天都在夏天的热血男孩来说
真的是无所畏惧!
毕竟一声夏天大过天!
好了好了平复心情,扯回立夏
在我国立夏有三候:
“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生,三候王瓜生”
说的是立夏时节
你可以听到夏虫在田间的鸣叫
可以看见大地上有蚯蚓掘土
也可以摘到蔓藤上正在成熟的王瓜
而这一切,都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
听上去都觉得元气满满吧!
作为一枚仪式感很重的男青年
当然要斋戒沐浴迎接夏天啦!
今天头条菌就带大家来波回忆杀
还记得小时候的立夏都是怎么过的吗?
那些年,我们一起过的立夏
丨 吃立夏蛋丨
每逢立夏
人们都要吃煮鸡蛋或咸鸭蛋
认为立夏吃鸡蛋能强健身体
通常在立夏前一天
家里就开始忙活煮蛋了
一般用的是茶叶末或胡桃壳煮
看着蛋壳慢慢变红
满屋都是浓郁的茶香
茶叶蛋应该趁热吃
吃时倒上好的绍酒
内洒些许细盐
酒香茶香,又香又入味!
吃蛋之外,还有另外的玩法
煮好的蛋,挑出整只未破的
用彩线编织成蛋套
挂在小朋友胸前或帐子上
小朋友们还要
拄立夏蛋(就是碰蛋)
那是立夏这天最快乐兴奋的事
拄蛋以蛋壳坚而不碎为赢,胜负欲超强!
丨 吃立夏饭 丨
立夏时节,还要吃蚕豆饭或者豌豆饭
统称都叫“立夏饭”,有些也叫“野米饭”
豌豆糯米饭
大概是目前保存最好的立夏饮食习俗
各地会根据土产不同
添加笋丁、火腿等不同的配料
不过头条菌家人每到夏天都拼了命的买蚕豆
一周7天,可以足足吃上个5天都不腻味!
为了这碗蚕豆饭,伐晓得姆妈
会不会又买了好几公斤的囤货哟…
丨立夏称人丨
清人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中
写到“立夏”风俗的作品这么说:
“立夏称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
据说立夏之日称了体重后
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
体重增加了,叫发福
体重减轻了,叫消肉
人们希望通过称人这个举动讨个彩头
不过对于现代的小年轻们来说
上秤完全是个挑战精神承受力的大事
但也是个好事,不掂量掂量自己
怎么能在战高温之前调整到最好的体态咧?
丨本地人会尝“三新” 丨
尝“三新”的风俗可能就更偏向本地人一点了
上海郊县农民取麦粉和糖制成寸许长的条状食物
称麦蚕,人吃了据说可免“疰夏”(就这么一听吧)
用立夏时青嫩的草头和入米粉
油煎成饼,叫做“摊粞”
还把糖梅子、酒酿、咸蛋等作为当令食品
称为时鲜,取以尝口,称尝“三新”
立夏的仪式感可不仅体现在上面这几个
毕竟对于像头条菌这样的上海人来说
立夏这一天更像是夏天的“开幕式”
它就像一记响亮的鸣枪
告诉大家:“吃吃吃的季节来啦!”
不吃这些,怎么能算过夏天?
丨 冷面 丨
上海人爱吃浇头面
可谓是全国皆知!
但在闷热高温的夏天
红汤面往往不是首选
二两简单清爽的冷面
加上一两个浇头点缀
简简单单又吃得色一
四如春食府
人均:17元
地址: 普陀区 石泉路72号(近镇坪路)
传说中的“上海冷面第一家” !
上海传统的“蒸拌”冷面
就是他们家发明的
先用蒸笼蒸面
蒸完后浇精制油拌匀防止粘连
再用电吹风吹凉
加快了面条的冷却更有种弹牙的口感!
隔着玻璃可以看到阿姨
用一个绑着筷子的加长柄调羹
飞快地往冷面上加各种调料
温水化开的花生酱、芝麻酱、
酱油、米醋、辣油和麻油等
酱汁每种分开都不是很出挑
但是混合后却平衡的很棒
最后再加上辣肉浇头,完美!
每一筷子的冷面都裹上混合好的酱料
吃到最后头条菌连筷子都想嘬清桑!
丨 冷馄饨 丨
冷盘双煞来了!除了冷面
当然还有她的好姐妹冷馄饨!
虽说现在创意馄饨的芯子层出不穷
但本菌私以为最好吃的还是荠菜陷
把大馄饨吹吹凉,再加调料搅拌均匀
这才是度过炎炎夏日的必备食物啊!
耳光馄饨
人均:16元
地址: 张杨北路5688弄78号(高桥红坊)
上海人都知道的
打耳光都不肯放的耳光馄饨
也是头条菌每年天热必打卡的店
耳光馄饨招牌的荠菜肉冷馄饨,中碗八个
酱料由花生酱和上海辣酱油混合而成
果然上海人爱的就是这一口荠菜馄饨
要是再来一块炸猪排,那真的更嗲!
丨糟货丨
以前小时候每到天气热
就喜欢往外婆屋里厢跑
糟毛豆、糟鸡爪、糟鸡尖
再配上一杯冒泡的冰饮料
啊——真额伐要特色一喔!
没有一滴糟卤会浪费在上海!
连平日里令人生畏的大荤大肉
只要放在糟卤里一浸,油脂尽消!
入口只有浓香,没有油腻,满嘴清爽!
光明邨大酒家
人均:55元
地址: 黄浦区淮海中路588号(近成都南路)
光明邨的熟食已经不用多介绍了
但其实他们家的糟货也是一绝!
糟门腔、糟带鱼、糟鸭胗
还有脚爪是卖得最火的品种
糟带鱼鲜香,糟毛豆清香,糟猪爪浓香
卤料里还添了药材成分
无论是白白胖胖的糟凤爪
还是嫩滑多汁的糟鸡
吃来都是咸鲜合一!
丨冰西瓜丨
西瓜的正确切法不是均匀等分好几份
而是一刀下去一切二,抱着半个吃!
啊!冰西瓜最中心的那一口甜
是头条菌最无法割舍的夏天味道
一把调羹挖一个小半圆
一口塞进嘴巴里
哇!瞬间感觉被治愈!
丨小龙虾丨
每逢天热胖10斤!
一个合格上海人的标准是
“上得五星米其林,下得路边夜排档”
毕竟上海的龙虾店多到100双手都数不过来
十三香、椒盐、麻辣、冰镇、蛋黄…嘶…
夏天的夜晚更是要纵情享受的奇妙时刻呀!
丨 吃冷饮 丨
现在超市里动辄十几块一根的进口货
真的是吃得头条菌侠气心痛哦
小时候一块五毛的这种冷饮
也没有现在动不动就化的噶快又经吃
所以冷饮这块,头条菌就想给大家
来说几个小时候的“网红“冷饮
光明“三宝”
棒冰是冷饮中最普通的
赤豆的、绿豆的、桔子的,花头劲蛮透!
但是有一种棒冰,很多上海人钟爱至今
——盐水棒冰!
虽然只是水糖盐的混合
也没有花哨的包装
但三伏天里
它远比雪糕来得管用
而且不黏不腻
光明冰砖
比起光明三宝的朴素路线
冰砖绝对是“高消费”产物了
老早的冰砖还不是塑料纸包装的
厚厚的冰砖上粘着一块薄薄的烟
吃之前一定要有十足的耐心撕下来
不然很可能就是一口冰砖一口纸了
现在聪明的囡囡已经赋予了冰砖新形象
泡可乐泡雪碧,只有想不到没有吃不了
眼瞅着把上面这些吃个遍
夏天应该也就完整了吧!
熬过了温度“满30减15”的春天
头条菌好想大吼一声:
魔都的夏天终于来了!
你!准备好了没?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