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中华创世神话”主题绘画创作已完成的作品亮相

2018-5-5 9:38:00发布73次查看

“中华创世神话”主题绘画创作已完成的作品在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亮相,并邀请小学生参观,孩子们几乎都能讲出作品中的神话故事。上海中国画院供图
第35届“上海之春”由一台《中华创世神话原创作品音乐会》拉开序幕。台下,上海市文联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施大畏怀着激动的心情,感受交响乐版的盘古开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他惊喜地发现,这些交响乐演绎的创世神话,和主题绘画创作不谋而合、相得益彰。目前,第一批签约的50多幅主题创作已经完成,但施大畏觉得,可以再留一些时间给作品,“好题材需要我们不断地打磨,才能为打造上海文化品牌提供可能性”。
创世神话创作融汇各民族文化
“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和文化传播工程”美术作品主题创作第一批签约于2016年5月,参与创作的画家来自于上海、北京、浙江、江苏、西藏、内蒙古、新疆、山东、深圳等省市和地区,作品样式包含中国画、油画、漆画、雕塑等。
参与项目的作者有已经蜚声艺坛的著名艺术家,也有初出茅庐的青年艺术家,他们的作品样式、语言各不相同,尤其是来自边疆的艺术家的积极参与,为工程注入了一种特殊的活力和魅力。邀请内蒙古画家海日汗参与创作时,施大畏还有些忐忑,之前两人并不熟悉。没想到,海日汗听说了项目的内容非常高兴,竟一口气画了三幅草稿供挑选。“他是很有名的画家,年纪和我差不多,而他对创作的热情和赤诚让我动容。”最终,海日汗创作了《龙狗槃瓠犬的故事》,画面里,来自草原的艺术表达方式动人心怀。
西藏是离天空更近的地方,对于神话世界,人们有着更纯粹的艺术想象。在一次美术评审中,施大畏发现了西藏画家巴玛扎西,立刻邀请他加入创作队伍。他结合少数民族对图腾的独特理解,创作了《龙的变形》。此外还有新疆画家的油画作品,从中可以体悟到维吾尔族对神话故事的理解。各民族的文化和精神,通过创世神话的组织创作交流融汇,变成全民族对文化源头的共同理解和体会。
神话题材充分发挥艺术家个性
刘大为、冯远、施大畏、唐勇力、田黎明、刘健等全国知名画家都参与了创作,精心打磨作品。参加过连环画创作的张培成、朱新昌、马小娟等上海本地名家在大画创作中,对神话题材的理解更深一步。马小娟画了《精卫填海》,这是她早就想画的题材。在她看来,《精卫填海》讲的是一个励志的故事。“我想表现一个少女从海浪中羽化成神的感觉,她是阳光的,有美感的。”
洪健花了两个月时间完成《神农尝百草》,为了在大画中表现这个故事,他把画面分成了两联,一联是“访草”,一联是“尝草”。画中百草丰茂,白鹭飞扬,神农赤裸上身与族人站立在一起,造型写实,如同一个普通的部落首领。张培成的《涿鹿大战》吸收了很多壁画元素,画面雄壮苍凉。“我喜欢壁画的朴素感、历史感和力量。艺术最本质的就是力量,人物造型也强调彪悍,有力量的感觉。”韩硕的《羿诛猰貐》几易其稿,还在做最后的打磨。“我习惯把所有东西推敲好,而且这次好几幅作品都和后羿有关,如何拉开角度,画出和别人不同的东西也需要反复思量。”一批年轻画家如罗玲、施晓颉等,则以年轻人的视角,解读出神话中的浪漫情怀。从上海走出的旅美画家谌孝安创作了《小国寡民》,在美国生活了32年,接到创作任务时,他感动地说,“没想到你们还记得我。”谌孝安的作品里,有一种与国内画家全然不同的绘画语言,那是他在海外回头遥望、思念家乡时的情感流露。
“无论是哪种形式,都能在上海有一席之地,都能生存。很多人觉得上海可爱,这种可爱之处就在于包容。在创作中,从来没有要求大家要有什么风格。”施大畏说,这批作品风格非常多样化,有传统,有当代,也有近乎抽象的元素,但神话题材的魅力,正在于它可以充分发挥艺术家个性,让大家天马行空地想象。“上海的城市精神在于海纳百川,能够包容各种风格,才能发展成国际化大都市。”
没有工匠精神打磨不出好作品
“一个好的题材要能留在博物馆里,成为一个时代的精品,交给公众的作品要经得起看。”施大畏认为,创世神话这样的创作题材不能浪费,好题材可以成为艺术家一生的创作主题。“这就是工匠精神,没有工匠精神打磨不出好作品。”
日前,《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发布,将深入推进“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列为46项抓手工作之一,这也为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自2016年1月启动以来,戏曲、音乐等不少艺术样式已经纷纷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美术组以小小的连环画作为开端,已经出齐的全套30本连环画,一本讲述一个神话故事,把高大上的东西用扁平的方式进行普及。100幅主题“大画”则用绚丽丹青,再现这些古老中华故事和英雄人物的光芒。目前创作完成过半,受到评委专家一致好评,第二批大画也将陆续签约创作。不过,在施大畏看来,创作之外,打磨也是重要的环节。
接下来,创作组将组织画家观摩座谈,对不满意的作品重新“回炉”修改,并组织学术座谈会、观摩其它文艺形式的神话作品等,帮助画家们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完善提高。“画大画,需要投入情感,不断完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打磨。不管什么风格,走到极致就是成功。希望这样的题材创作,最后能变成画家自身存在价值的满足。”施大畏说。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