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浦东举行今年第二次区委双月座谈会,就“加强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把营商环境打造成为浦东战略优势”情况听取各民主党派区委、区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建议。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金梅主持会议,区委常委、副区长陆方舟参加会议。
自贸区政策研究局介绍,四年多来,上海自贸试验区在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投资贸易制度体系、深化金融开放创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激发了市场创新活力,形成了一批基础性制度和核心制度创新,总体上实现了改革初衷。下阶段,将重点关注并跟踪解决企业反映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继续做好世界银行指标体系的跟踪研究和深化工作。
与会人士对自贸区推进情况表示肯定,民建区委主委徐红认为,随着全国其他自贸区都在发力,上海自贸区应加快系统集成,构建与自贸区未来发展相适应的政务管理体系,发挥“双自联动”效应,提升产业创新能级,进一步实现贸易监管便利化。民进区委主委王浩建议,进一步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提升监管精准度,明确上海自贸区的主打“产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以更好地留住人才。台盟区委主委庄振文认为,上海自贸区应进一步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制定新一轮改革方案,聚焦企业反映的堵点痛点问题;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监管新模式,利用互联网+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
民革区委副主委戴月明围绕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建议扩大自贸区政策溢出效应的覆盖面,在自贸区内建立协调机制加快推动临床试验工作。民盟区委副主委何宇平建议继续深化自贸区金融改革,发挥资本市场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作用,包括进一步发展上海债券市场、股权融资支持“一带一路”建设。
农工党区委副主委田红菊认为,人才是创新的关键所在,建议上海自贸区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特别是一些核心行业创新人才的引进力度,出台更多具有吸引力的政策,为上海自贸区创新建设加固人才基础。致公党区委副主委张登海建议,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对标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评估报告》寻找差距,在税收方面补短板,将自贸区创新经验扩大推广到政府管理中。
九三学社区委副主委朱云认为,要抓住国家新一轮扩大对外开放的机遇,争取更多的先行先试举措,加快集聚一批外商金融机构;设立科创母基金和基金群,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营造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优化自贸区的营商环境。区工商联副主席钱学锋认为上海自贸区在金融创新等方面要打造“爆款”,形成更大吸引力;无党派人士代表洪榕认为浦东有责任、有能力走在金融改革前列,应继续深化金融开放创新。
陆方舟表示,大家的意见建议很有针对性也很有深度,今后将牢牢把握优化营商环境这一关键来推进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加大力度补短板,推动浦东当好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