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环保局创新管理模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2018-5-4 10:49:39发布76次查看
近年来,黄浦区以抓“大”顾“小”的管理模式,解决综合楼宇内的餐饮单位油烟净化问题。“抓大”就是综合楼宇或集中商业区域由业主或物业进行环评登记表的大备案,“顾小”就是明确入驻小餐饮免于环评登记表的再备案,最快半小时就能完成网上备案。
从2016年开始,针对环评审批制度的改革不断深化,黄浦相继取消了试生产审批、环境影响登记表审批、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审批等行政许可。自2017年起,黄浦全面推进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工作,由审批改为备案制管理。黄浦结合综合楼宇管理情况,制定《黄浦区环保局关于加强综合楼宇或集中商业区域环保监管的通知》,规定综合楼宇或集中商业区域业主或物业公司的主体责任,明确综合楼宇或集中商业区域建设项目审批和备案要求,对入驻综合楼宇或集中商业区域餐饮子项目的环保设施也作了要求,将先前已办理环评审批手续并完成竣工环保验收,环保设施建设到位的综合楼宇或集中商业区,纳入入驻小餐饮免于备案范围,在政府网站、服务窗口进行公告。
此外,黄浦还以街道为单位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落实专人负责,在收到网上备案申报的三天内,对备案项目进行现场服务,指导建设单位按规范要求落实环保设施,对环保设施未建设到位或设置不规范的单位,发放整改通知单,提示规范建设要求,将所有备案已复核的项目纳入到环境监察支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范围。如发现备案项目在建设、运营过程中发生污染环境行为、或存在漏报、瞒报相关信息,将依法查处。对不符合餐饮开设条件的,通过政府网站发布《黄浦区环保局关于环境影响登记表无效备案的公告》予以撤销,接受公众监督。
据悉,2017年黄浦区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数由2016年的241件(报告表和登记表)减少到99件报告表,同时有307个项目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备案。2018年一季度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1件,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34件,环评审批数量大幅度减少。
例如:新天地内的新里是一栋融合设计、美食、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楼宇,现有租户11家,其中8家为餐饮租户。新里由物业先向区环保部门申报环评,并通过验收。物业给承租的餐饮小商户提供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的、能够进行监测的油烟集中净化处理设施。餐饮小商户减少自行安装末端处理设施的压力。
与此同时,环保部门“管住大管子”,小餐饮进出变动后,不必逐一报备,只要向物业报备,物业每月25日将变更情况向环保局报备,油烟管道的日常清洁或维护保养也由物业委托第三方进行,如果做得不好,环保部门就处罚“大管道”所有者物业,这也督促物业要管好每家餐饮商户的油烟排放。
目前,黄浦区环保局已在日月光等商业区域采取这种抓“大”顾“小”的管理模式。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