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区发改委在回复政协委员的提案时透露,除新场镇已成为全国特色小镇之外,目前高桥、川沙、书院、三林、大团等镇也正按照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等要求,积极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工作。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致公党浦东区委在《关于创建浦东特色小镇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建议》的提案中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点是镇,城乡要素互动和资源互换的重要平台也在镇,创建特色小镇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创建特色小镇不等同于古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开发建设,其内涵更丰富,可传承历史,可立足当下,也可面向未来,文化和产业是特色小镇的“根”。
致公党浦东区委在提案中建议,有关部门需加强调研和论证,从优化城乡布局、完善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高度,统筹考虑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土地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确立浦东特色小镇的创建目标、总体布局和实施路径,建议相关镇从实际出发,依据不同的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和文化传统,与历史文化名镇、古镇、老街的保护开发相结合,与产业园区升级改造相结合,与郊野公园建设和国家A级旅游景点、景区创建相结合,与田园综合体、乡村民宿等试点相结合,与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建设相结合,在特色小镇的功能集聚与扩散之间找到平衡点,在城市化与逆城市化之间找到平衡点,在生产、生活、生态之间找到平衡点,体现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体制“新而活”。
多个特色小镇正在推进
新区发改委表示,按照规划要求,将加快构筑“主城区—新城—新市镇—乡村”四级城乡体系,其中,新市镇作为城镇等级体系中的重点网络节点,将承载中心城溢出的核心功能和部分新兴全球城市功能,并依托区位、交通、风貌和产业等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镇。在总体上按照“控制规模、把握节奏、提升品质”的原则,将有梯队地培育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环境和谐宜居、传统文化彰显、设施服务便捷和体制充满活力的特色镇。
据悉,各镇结合总规编制和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立足自身基础条件和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城镇特色建设的想法和目标。如高桥镇计划打造“创客小镇”,为创业者提供完善服务,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开放创业大学”“活跃创客空间”和“互联网+运营中心”样本示范区,吸引更多的创新创业者扎根城镇。书院镇计划打造“临港书院文化小镇”,建设特色院落和具有文化内涵的乡村风貌,培育与之相适应的产业,营造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良好环境。三林镇目标是打造具有实地景观、水乡风貌和工业遗存特色,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传统现代文明,融合田园体验和栖旅慢生活的“筠溪小镇”。大团镇设想以桃文化为主线,以产业链建设为内涵,促进第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建成“桃野公园”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升级发展的新地标,打造“桃花盛开的地方”的新名片。
新区发改委表示,下一步将鼓励并支持各镇进一步深化明确各自的产业发展特点,突出城镇功能优势,从而提炼出更精准、更有特色的发展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