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署老港小学——锁定观察对象 研究课堂问题
2018-5-2 0:00:00发布89次查看
今天是个好日子,阳光明媚,百花争艳。在教科研专家杨海燕老师的精心组织下,老港小学的课题组成员和第22期区科研班的部分学员,参与了老港小学举行的《创编数学儿歌,提升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实践研究》为主题的课例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二年级数学《三位数加法》教学设计介绍、现场教学观察、小组研讨交流、“开展基于证据的课例研究”主题报告、专家点评共五个部分。
在正式教学观摩之前,老师们提前拿到了教学设计、学习单、学生座位表等材料,根据课堂观察记录表,教师们先锁定了本节课中的观察对象。本节课,主要通过“试一试、写一写、说一说”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法的多种算法。课堂中,孩子们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特别是孩子们的表达有序、完整,可以看出单丽丽老师一贯注重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值得我们学习。之后我们分成两大组交换了各自的观点,我们一致认为单丽丽老师能利用朗朗爽口的儿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二年级学生来说非常有效,可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状态下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达到了研究的目的。同时我们也体会到锁定观察对象后,更有证据说明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表现和学习效果,发现的问题更准确。
最后听了杨海燕老师的报告和黄建初老师的精彩点评后,使教师们感受到做这种课例研究的艰辛和乐趣,同时也感受到只有做这种扎扎实实,真真切切的研究,才能真正提高老师的研究能力,这种研究才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相信今天的活动对大家都是受益匪浅的。
浦东新闻